第147章 集北宋大成,开南宋先河(第2页)

 “唉!华夏几千年,无数的英雄和红颜都化为尘土,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明成祖朱棣看到这里,感慨万千地说道。 

 历史比较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真真假假无从分辨,后世人只能了解一个大概。 

 若是他下令,把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所有事迹全部抹除,后世之人还会知道明朝存在这么一个皇帝吗? 

 不会! 

 但是他不会也这么做! 

 他朱棣一生,无愧于任何人! 

 他的所作所为,任由后人评判! 

 【我们继续说回周邦彦!】 

 【宋徽宗崇宁年间,周邦彦被任命为大晟府提举,主管宫廷音乐机构。′顽~夲·鰰·颤~ ′首~发~】 

 【他凭借深厚的音乐造诣,整理古乐、创制新调,如《兰陵王》《花犯》等,推动宋词格律的规范化,成为“格律派”的开山宗师。】 

 【在汴京期间,周邦彦与权臣蔡京等人虽有往来,但更多以文会友,与晁冲之、贺铸等词人交流唱和。】 

 【其词作进一步融合音乐性与文学性,形成“浑厚和雅”的典范风格,影响南宋姜夔、吴文英等词家。】 

 “难怪周邦彦会排到第七名,原来也是属于开派宗师!” 

 曹植露出惊讶的神色,饶有兴趣地开口说道。 

 【1118年,周邦彦因不满朝政腐败,自请外放,任顺昌府知府,后徙处州。】 

 【此时的北宋,内忧外患加剧,他目睹国势日颓,心境愈发苍凉。】 

 【1121年,周邦彦卒于南京应天府,享年六十六岁,归葬杭州。】 

 【其词集《清真集》,又名《片玉词》流传后世,存词180余首。】 

 “我这一生就如此结束了?” 

 周邦彦抬头看着天幕,心情复杂地说道。 

 他这一生,既没有像晏殊和欧阳修那样成为朝廷栋梁,也没有像柳永和苏轼那样写出流传千年的名词。 

 不过,还好他没有经历“靖康之难”这样惨烈的国难。 

 死在国难之前,也算是某种幸运…… 

 不过,眼下的大宋己经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