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刘邦:刘协不是个孬种!(第2页)

 “竟然是禅位!” 

 “没想到这刘协竟然还落得一个善终!” 

 周公旦看到这里,非常惊奇地说道。 

 上古时代,尧舜禅位的传统,没想到在后世又复兴了! 

 【刘协自幼历经宫廷倾轧,对权谋斗争有深刻认知。*如.闻_枉_ ^冕¢废.越^读+】 

 【面对董卓、曹操等枭雄,他多次尝试反抗,甚至质问曹操“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显露出不甘为傀儡的清醒与勇气。】 

 【他并非昏庸之辈,《后汉书》称其“天资聪颖”,曾以帝王威仪斥责李傕、郭汜乱军,试图维护汉室尊严。】 

 【刘协在流亡途中体恤百姓疾苦,晚年退位后以山阳公身份行医济世,民间传颂其仁德。】 

 【但乱世中,仁德难以转化为政治力量。】 

 【他缺乏刘邦、刘秀式的雄才大略,亦无实权培植亲信,注定无法扭转乾坤。】 

 “刘协是条汉子!” 

 “不算孬种!” 

 汉高祖刘邦沉默片刻后,开口沉声说道。 

 大汉都亡了,事己至此,他还能指责什么呢? 

 就算他复生到汉末,估计也改变不了汉亡的结局。 

 【刘协的存在,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提供了合法性,客观上帮助曹操整合北方,延缓了汉朝名义上的灭亡。】 

 【他成为诸侯争霸的“道德旗帜”,袁绍、刘备等势力均以“勤王”为名争夺其控制权,凸显其象征意义远超实际权力。】 

 【曹丕逼刘协禅让,形式上延续了“尧舜禅让”的传统,开创了后世权臣篡位的模板。】 

 【这一仪式化的权力交接,标志着“天命转移”观念对暴力革命的替代,深刻影响了中国王朝更迭的政治逻辑。】 

 “禅让是个好制度!” 

 隋文帝杨坚看到这里,乐呵呵地说道。 

 “嗯,禅让好啊!” 

 “避免了流血冲突!” 

 宋太祖赵匡胤也露出了微笑,开口称赞道。 

 这两位,可以说是禅让制度的受益者,当然要赞

美了。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土地兼并、豪强割据己积重难返,纵使光武帝复生亦难挽救,刘协的个人努力更如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