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之巅抱着脚走路

第16章 行走在半道上(一)(第3页)

 




    当时,李鹤鸣穿中山装,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还留有标配的八字胡,书生意气,好像不得了的人物。
 




    虽说在商城墨宝盛行,文人书画一时洛阳纸贵,但李鹤鸣就不用,就取下钢笔在白纸上写下“仙缘”俩字,还挥挥手说,我到此,就是借晋阶兄一块宝地,弘扬德先生、赛先生,提倡新文化,教化民风,改变民俗,为我们商城开一代先风,那么从哪儿开始?就从大别山商城县的南乡开始吧。
 




    哗,掌声爆棚,经久不息,李鹤鸣总是站在台上也不是那回事呀,于是不得已才挥挥手,往下压一压,才慢慢停止了鼓掌。
 




    虽说停止鼓掌,但是,对李鹤鸣的讲话,联系到他用钢笔写下的俩字,不禁神往之,于是,许多人每天都来此观摩,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有人说,这俩字没政治倾向,但细咀嚼,还真有竹林遗风,令人玩味呀。
 




    题写后,杨晋阶就让当地人放大装裱,做成一个长约丈许的牌子,悬挂此处。
 




    建好了对外开放,让人游玩。
 




    文人结伴而至,百姓也常到此歇息。
 




    游客观赏之后无不称赞,此时李鹤鸣已经离开,再夸赞李鹤鸣,他也听不到,于是,都把表扬信指向了杨晋阶,都说杨区长有文人情怀,不仅办了园子,还拿出钱来办教育。百姓这样说,县长也赏光。有道是,善不可欺,盘踞在各山头的土匪也绕道。久而久之,善名远扬。三山五乡,都说杨晋阶是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好人大善人。
 




    杨晋阶仿佛在追求尽善尽美,为了不让人看出他的虚伪,积极效法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做法,在区长位置上实行账目公开,把收的租子用在哪地方,每年都用红纸写出来,张贴大街小巷,让百姓指点。
 




    百姓,百姓,有几个人识字?杨晋阶也想到了,还专门设点,找人讲解。这些举动,几乎把杨晋阶神话了。
 




    狐狸尾巴终究是要露出来的。
 




    他还有一层身份,就是当过土匪,还正在培植新的土匪。
 




    他培植的土匪是李四虎。
 




    此人麻脸,孤儿,讨饭路上遇到杨晋阶,收为义子。十八九岁时收租到南溪,有一家姓陈的,老两口,有一女儿陈萍萍,长得水嫩,见了,魂都没了。只不过女的嫌李四虎是个麻子,当面拒绝。但李四虎不甘心,辩解说,麻子咋了,又不是天生的,是出痘子,农谚说,麻子心空,我特聪明,这也是上天赐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