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之巅抱着脚走路
第51章 旁敲侧击(五)(第2页)
——在设计购买大门田产的时候,小门自己不出头,让杨晋阶的爹经手,算中间人。杨晋阶的爹不规矩,得的钱没有全部用在买田上,用了一百两银子在上楼房开了个榨油坊,捣鼓了一座山,该山有石灰石,开矿,建了六个石灰窑。那些年,到处打仗,构筑工事,建房舍,加固城墙,石灰紧俏,于是,混发了。混发了,又在上楼房购买了近千亩良田,成了大地主。
——这件事,先被小门发现,因为他们从大门手里买田,说好的,五两银子一斗田,可是,算账时,杨家就以田地涨价,大门不卖田为由,多要,还不是一点,而是成倍。到大门卖田时,又说时间紧,一时找不到买家,难以卖掉,要是想及时脱手,就得降价。这样一来,杨家两头赚,成倍赚,杨家这般算计,自然能混富裕。
——大门也觉得不对头,但是又不知道主人是小门,先是跟杨家闹,打官司。小门知道了,原来杨家在掏螃蟹,也告。山高皇帝远,又是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来商城当官的,都是吃了被告吃原告,还不管事,走走过场,起什么作用,自然告不通。最主要是拖,拖死你。譬如,受理了,按程序,先调节。调解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钱收了,乌龟打呵欠,原样。告多了,催急了,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到该地调查,调查去调查来,还是老一套,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再说了,这种案子,经手人就一个,你说咋调查?其他人,都是各扫门前雪,害怕城门失火,谁也不去扯淡。
——别看老漆家平日内讧,关键时刻,还是能顾全大局的。到了这个时候,小门自动找到大门,摒弃前嫌,一致对外。虽说一致对外,但遇到这么个流氓政府,用打官司解决矛盾,如同小孩子吵架,各打五十大板,挨屁股的还是这些孩子,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在南乡,漆家与杨家,在以前几十年,基本上是对头,别说相互往来了。
周维炯又是怎么进杨晋阶民团的呢?此时,蒋镜青忽然提出这么个问题,虽说版本不同,但他也想听一听老漆家是咋说的,毕竟他们是至亲。
回来的路上,周维炯碰见了表兄漆德玮,两人就如何打入民团商谈。两个人坐在鹰嘴山下,说到这些年的学习,说到李老末绑走吴英子,说到周德怀是怎么死的,德玮说,这个仇得报。咋报?必须打入民团,掌握枪,才有机会。德玮还说,我,在县民团,不可能给你报仇;再说了,自己的仇,咋可能让别人报呢?这样,你回去找我爹,让你二舅出面,到杨晋阶民团。为何不去漆树贵民团呢?一是已经有人去了,谁?我也不太清楚,按组织纪律,也不允许打听;二是六叔与我们两家都不太和,特别是你家,更是看不起。这个事情,你回去了解了,一切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