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之巅抱着脚走路

第85章 出岔子了(一)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子清、其虚这两人,蒋书记在这儿时没有过多介绍。这段时间,这两位表现不俗。他们在吴家店与廖启业联系上了,还利用结干亲,与许多非党的人群取得联系。维炯,我不是看不起这两人,就说黄麻起义,死了那么多人,最后躲到深山,虽说保存了一点力量,但是,牺牲够大。他俩跑到我们这儿来,还通过艰难险阻,真是不容易。但是,为啥呢?

 

廖启业?这个人我知道,不,听说过,挺爷们,也是党员,跟他在一起,你尽管放心,周维炯说,这个时候,如果表现得太特别,会引起注意;只有利用传统,大家都觉得正常,就安全。不过嘛,表哥,我不是说你,你这是受李梯云的影响。

 

李梯云,我知道,这个人绝对没问题。但是,不知道咋搞的,思想很特别。他的性格太刚,宁折不弯;至于直爽,也是因为性格。他是老党员,我们不便多说。你是书记,见到他,要间接向他建议,让他忍。党内,还是要讲团结,关键时期,哪有精力审查内部?就是审查,从哪儿入手,查哪些,能审查出来吗?要是审查,不如忍和防范,这样会更好。

 

至于子清、其虚,革命激情应当肯定。人家在木兰山就是领导人,按照组织安排来这里支持我们,这就是党性原则,是无条件的,显示多么宽广的心胸呀,可是,你还不领情,就不通人情。再说了,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人家毕竟搞过起义,教训也是经验,这一点,不得不相信。八哥,时间不早了,我也不能在这儿多待,耽误多了,就怕情况有变。你呢,按照咱俩说的落实。至于联系,你让德会找何良美。

 

何良美,他也是党员?

 

嗯。

 

就是那个打草鞋的?

 

是呀,有问题吗?

 

他不是杨晋阶家的长工吗,能信任?

 

能,这事儿,我已经请示梯云了,周维炯说,那时候,蒋书记还没来,你还不是书记,梯云负责南乡党组织,我就跟他说起这事儿,梯云觉得很好。良美这个人,嘴紧,扎实,痛恨土匪恶霸,发展他,一定会对革命有贡献的。

 

那好,就这样说定了。

 

漆德宗刚说完,远处一匹白马,一个姑娘,急匆匆向这边跑来。

 

周维炯说,英子,是英子,咋了?

 

杨家大院没在街道上,在偏南的五虎山下。当年,杨家是住在丁家埠街道上的,那地方,街南头是个山嘴,山嘴对面是一个山丘,山丘只有三百米高,站在五虎山顶看对面,像一座拜台。

 

大清时,这里来过一位风水先生,从苏仙石到吴家店,又从吴家店到铁冲,把斑竹园、南溪、丁家埠都看了个遍,也没看出门道,叹口气说,此地,别看大山绵延,沟壑纵横,倒是山水太刮,没一块像样的。这么一说,算给这里下了个结论:此地应该出不了人才。

 

有人琢磨,是呀,从古至今,此地虽属楚尾,亦属吴头,桑榆之争就发生于此。几千年过去了,这里除了穷之外,就没出过人物。可是,风水先走到丁家埠累了疲了,于是乎就在街道吃了一顿午餐。饭店也很有名,叫“山里红”,住宿吃饭一条龙,十分讲究。在丁家埠街道,那也是数一数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