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出岔子了(三)(第2页)
先是斗,漆树贵在湖北买枪,杨晋阶通过漆树贵买枪,自然是矮了一截的,这说明,开始,自己斗不过。斗不过咋搞?那就玩心眼子了。于是,找到了门路,截胡,把漆树贵的生意抢过来,也算是斗赢了。
对于这个事情,漆树贵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在乎,是主攻方向转移了,已经转到省城,就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与之比斗了。
杨晋阶抓住机会发扬光大,不遗余力发展民团,不到两年时间,民团已经是中队,有了六十多条枪,这还得了。哈哈哈,在这个“斗”字上,杨晋阶已超出一大截了。
再说说“逗比”,就是女人,也攀比。
听说英子的妈张云是伏山余子店的,又知道漆树贵当年是如何把张云搞到手的,感觉刺激。一想到漆树贵,杨晋阶就觉得他妈的真是自然天成的惹祸精,还都做得那么绝,佩服之余就有点不服气,于是就觉得要比,不仅比,还要技高一筹,也就想方设法,花血本娶了一个戏子为妻。
张素华比较保重身体,身材苗条,个头不高,小巧,看起来像小家碧玉,让人生怜。在杨府,整天练功唱戏。站在五虎山上,除了那些住在西头隔着四五道墙的团丁吆五喝六外,就是张太太的“伊伊伊,呀呀呀”,似哭非哭,听着,整个庄园显得奇怪别扭。
奇怪是因为这地方距离街道远,本来清净,却出现貌似热闹的景象。人来人往不说,最主要是有戏台,要唱大戏;在农村,唱戏唱大戏,本来就不多,可对面山上,整天就有戏台,还是杨府。人们赶个集,走亲戚路过,就是慕名而来的也有不少。都站在街道旁山脚下,翘首以盼,昂头张望。细听那些别扭的声音,一会儿如沐春风,甚是暖心,一会儿忽然跳出一个音符,又很凄惨,扯动神经,无不哀婉。
张素华到丁家埠街道购买戏装时,想起在关帝庙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她刚收不到两月的徒弟吴英子。可能是遗传,英子本来就具备唱戏天赋,再加之张素华知道她母亲也是伏山余子店老张家,虽没说明,但心暖和,就收她为徒。
这件事跟杨晋阶说了,杨晋阶先是一怔,后是眉头一皱,心想,英子原来是太太徒弟,好,很好,这就叫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也转,呵呵呵,有机会了,于是也就答应了。
至于其余几位太太或说姨太太,跟杨晋阶比较早,生了娃,加起来也有三个儿子两个姑娘,虽然都不是太大,但是,大多已上学,没上学的,整天跑到西头,在大操场上看人打架,看够了,兄弟几个也练,打得头破血流才回家。
回家了,要是打输的,自然还要挨打,而且是跪着挨打,一边打还一边骂:你他妈的,真是窝囊废,连小三的孩子都打不过,死了算了。
那时候,没有“小三”这种说法,经考证,是方言,而且比较脏,说出来读者也不知道,于是,就用意思相同的词语来表达,总之,就是看不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