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之巅抱着脚走路

第130章 各个击破(四)(第2页)

副队长李家山,跟李鹤鸣一家子,年纪也不小了,对打仗又是外行,他看看王继亚,想说什么,又觉得太累,也就没说,只说,放心团总,有我们在,头功还是您老人家的。

王继亚本来想在金家寨坐镇指挥,不想陪着他们走山路,可听到枪炮声,又骑着马撵来,此时没了枪声,又想到一大夜,在荒郊野外,这个季节,春草茂盛,蚊虫成堆,蛇蝎满地,不说遇到虎狼,就是蚊虫叮咬,也不太舒服,又骑上马,准备再赶回金家寨。

李家山传达了王继亚的口谕,让士兵休整,在土地庙前安营扎寨,等天亮了再作打算。

团丁赶路本来就累,一听此言,十分高兴,立即放松,唉声叹气,揉脚捶背,然后就是点起火把,放下背包,拿出铁锨,找地方挖,埋锅做饭。

你想,一百多号人,得多少口锅?所以,一时间噼里啪啦,叮叮当当,到处都是挖土掏石头的声音,过一会儿,又是火光冲天,照得山上红军看得清清楚楚。

顺子蹲在周维炯身边,探头在那儿数,一个,两个,三个……数到四十五个时又说,不对,人来人往,岔道了,又重新数。

周维炯说,笨呀,看地方就知道有多少,古代,行军打仗有增兵增灶之说,有人就反其道而行之,增兵减灶,迷惑敌人。打仗,不能扳倒树逮死雀,要灵活机动,懂吗?

顺子说,这些都是你在军校学的?

军校,学的都是死知识,主要是遇到具体问题要灵活多变,因为你面对的是人,人是活的,咋打仗,不能赌,只看运气不行,必须敢打善打。就说今天,原定的是天亮了,敌人刚好赶到此处,趁他们饥饿疲惫精神松懈打比较好,谁知道,敌人从金家寨来,虽被赤卫队阻拦,但没停歇,反而快了不少,要不是王继亚耍滑头,故意让顾敬之打头阵,也不至于给我们留出这么大的时间差。

师长,我看不是这样的,应该是顾敬之想抢头功。

哦,你说得也对,周维炯赞赏地点着头说,有道理,看来,你成长得挺快的。

谢师长夸奖,都是师长教的。

你这大点就知道拍马屁,要是长大了,还不成了马屁精了?要是这样发展下去,可不行,应该实事求是。哦,对了,说到实事求是,我想起来了,既然敌人来,我们没有料到,咋办?不能墨守成规等到天亮。此时,敌人很疲劳,又要做饭,饥渴难忍,又没料到我们在此埋伏。就像你,什么时候最饿?

到点了,就饿了。

对。再等一会儿,就到点了——他们松懈了,不仅饿,还疲劳,又加之半夜,想睡,那时候,就是我们开打的时候。一开打,敌人就会晕头转向,我们不会吹灰之力就会消灭敌人。

顺子是周维炯选定的勤务兵,勤快,善于动脑子,此时,听了周师长战地讲解,佩服地看着周维炯说,师长,用兵如神呀。

谁也不能说用兵如神,只能说一物降一物,周维炯说,我们红军还是发展不够,就像韩信说的,多多益善才对。这一仗打完,敌人要组织兵力再来围剿,一定需要时间,当地民团也好,向当地驻军求救也好,不管哪种,调动起来,开拔到这里,不说多,最起码一两个月是要的,这就是空挡,我们要抓住机会,大力发展红军,只有如此,才能保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