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晨钟暮鼓(三)(第3页)
第一次进去没见到一个人,我又亲自派人,再去,第一层院子空荡荡的,再往里走,突然出来好几个人,说他们在这里做法事,不让进。
从你说的情况看,不是善类,最起码,不是我们的人,周维炯说,不是我们的人,那就是敌人。敌人,哪一部分的呢?难道是张瑞生聚集几个把兄弟,做了土匪?他哪里有把兄弟?在民团,那些扛他的,有的参加了红军,有的回家了,听说,也有极个别的,跑到郑屠户那里,被郑屠户瞧不起,又逃走,都被郑屠户灭了,那个最爱扛二蛋的张贤亮,就是其中之一。这么说,难道是他姐住在这儿?
完全有这种可能。
要是土匪,很大可能是张瑞生,周维炯说,这个人喜欢钱,在这里,搞迷信,捞钱。
这种可能性不大,郑彦青说,要是张瑞生,他跟刘铁匠没仇,为何这么残忍?还发传单,制造谣言,这一系列动作,挺像李鹤鸣这样的家伙干出来的,至于张瑞生,按说,他是想不到的。
嗯,这一点又不太像,但是,月琳又亲眼看到是,莫不是看错了?
不会,她这个人,知道轻重。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张瑞生带着他姐做了土匪。一个是团总的太太,一个是副团总,一夜之间,成了落汤鸡,你说,打击大不大?估计是恨上革命了,仇视我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害人的。要是这样,不可怕,最怕是投靠了民团,派他来这里另有图谋。
那咋办?
在我们这个地方,什么妖魔鬼怪也翻不起大浪,更何况是张瑞生?我怀疑,并非这么简单,你刚才说的,庙外没人,内里有人,这就更能说明问题,周维炯说,这样,多设几个点侦察,以前去的,不会永远傻下去,等他们醒了,问问,查出头绪,再用兵。我主张,不打则已,要打,一定要胜,还要一网打尽。有俘虏更好,有利于做好宣传,让百姓认识到敌人的本质。
周师长,为何要这样呢?郑彦青说,我们的力量足以一举消灭这些敌人,就算他是县民团派来的,该咋的?我建议,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消灭掉,因为已经确定是敌人,不存在误伤问题,就应该果断。
这个事情,我也考虑了,但是,我总认为里面有蹊跷,周维炯说,我们讨论半天,各种情况也都想到了,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没想到。
什么情况?
我不是不敢说,也不是认为荒唐,我是认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想好对策,最起码对地形呀以及内部的情况没有侦察清楚,周维炯说,要是她的话,再让她逃跑,就可惜了。
谁?郑彦青也似乎想到了,看着周维炯说,你是说黄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