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血的洗礼(二)(第2页)
这个人从小顽皮,喜欢唱戏,在家乡待着,听说伏山戏班很出名,于是,就投奔伏山戏班。他的老师就是张素华的师父,但是,这个人不太喜欢唱那些咿咿呀呀的老歌,喜欢胡闹,搞一些花样翻新,不知道咋搞的,漆德玮他们民团打老斑鸠,他也跟着去了,误打误撞被老斑鸠活捉,就参加了老斑鸠的队伍。
哦,挺曲折的。
后来,听说商城南乡闹起义,于是,就闹着要到南乡,还是老斑鸠派人,从小道送到这里来的。来了之后,说是会唱戏,吴英子惜才,就让他当了剧团副团总,肖祖银说,英子说,他听到英子唱商城民歌《小小鲤鱼压红》,就产生了奇想,在这首歌的基础上改编的,人们说是吴英子创作的,也不是全错,因为王霁初改编之后,让吴英子修改,改了许多地方,王霁初十分佩服,譬如“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句,当时,王霁初写成是“敲锣打鼓唱起来”,英子看到了,说这句好是好,也是一句俗语,听起来不带劲儿,也没有革命的印记,入不改成“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么一改,还真的改得很好,鲜红的旗子,就表明这里闹革命,有革命印记。
嗯,搞得真好,周维炯点着头说,祖银,你们连挺多文化人呀,那个大个子洪学智,听说才十六岁,不够参加红军条件的,但是,就是因为他识字,吸收过来的,是你的主意,是吗?
是呀,报告周师长,这事儿,我们认为是小事,也是我们各连队的事情,就没有层层报告,你咋知道的?
哈哈哈,还能瞒住我?周维炯说,我们是革命者,是人民的红军,与人民是打成一片的,人民当兵,我焉能不知?
可是,我们不知道做错没有,还请周师长指示。
只是谈不上,周维炯说,就像你说的,这些事情,都是你们连队的权力,我们是不得过问的,但是,参加红军的条件必须把住,否则,是会出问题的。
我们知道,还是师委研究的,肖祖银说,第一,本着志愿原则,第二,身体素质过硬,包括年龄,当时是说周岁十六岁以上,洪学智来报名时,是他的师父,那个张木匠介绍的,还说他条件基本够,至于年纪,周岁小了三个月。咋办?我们就安排他在红军侦察班里,班长就是张木匠。
我不是觉得他不够条件,周维炯说,由此我想到很多,最主要是政治思想,就害怕有投机钻营的人,带着不纯洁的思想,混进我们红军队伍,要是那样,你说咋办?
周师长担心很对,我们起义时,有个人说是信阳中心县委派来的,来传达指示,支持我们起义,要求担任起义领导小组副总指挥,我们也照办了。分工,他跟着肖方,负责丁家埠街道农民起义,暴动时,他说他是副总指挥着,就猫在屋里听汇报,听说把黄玉山家的民团打跑了,赶紧从屋里出来,带着人马到黄玉山家,趁红军不备,偷偷把银子装腰包,还把金银首饰贪污了,后经查,此人就是富家子弟,喜欢贪财,参加暴动,目的就是为了打土豪分浮财而来的。哎,当时在根据地,他的这种行为,影响很坏,要不是此人跪地求饶,还说此举是他爹教的。周师长你考虑再三,想了很多,最主要是,此人是上级派来的,出问题,应由上级处置,最好的方法就是哪来哪去,并把他的这种行为报告上级,把他送走,否则,我们就把他枪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