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天生我材必有用。23.01.04(第2页)
无忧:“好家伙!龙筋啊,那味道真是”
秋风和:“这师傅这么厉害,练真龙都能钓到?”
无忧:无忧双眼放空,似乎不断的回味什么
店小二道:“我们这地界以仙山琼阁为名,据说有仙人入海访蓬来,宴饮为乐。”
无忧:“行了,这样吧,我点这么几道菜,您让大师傅抓紧”
无忧:无忧想了想说出了八道菜
吴嫣:“赶紧的...我都有点饿了”
秋风和:“架壑仙宴上,难道就是咱们酒楼做的宴?”
店小二道:“怎么可能呢,我们这店里的菜哪里比得上仙宴。”
无忧:分别是四季烤麸,腌笃鲜,玉碎三消,松江鲈鱼,芙蓉蟹斗,水晶虾仁,八宝鸭,吴越豆腐
无忧:“饮品啊,小二,温四两黄酒加上姜丝乌梅枸杞子”
无忧:“这好东西啊得配上热黄酒,慢慢品味”
无忧:“原本想点玉质龙筋,长生不老肉,可惜了”
无忧:“这海难没给我剩下多少银子”
秋风和:“龙筋都是现钓,也差不多了吧。仙宴上都是些什么菜,你们了解吗?”
吴嫣:#心想,真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阴鱼:(仙宴吃空气())
无忧:(上面的菜我都吃过)
阴鱼:(长生不老肉是啥?)
无忧:(味道很不错,尤其是腌笃鲜和玉碎三消,那味道啧啧啧)
阴鱼:(现实里真有这菜吗)
吴嫣:“那位想吃真龙筋的客人,想来也不是寻常人吧?”
店小二一副说着乡野传闻的模样道:“据说这架壑仙宴乃是仙函架壑、虹桥跨空,闽族越族的先民们以为葬在崖上就能跨空赴宴,无数墨客文人也入山探索,却从来没有人活着回来告诉别人,这仙宴究竟如何,参加这场宴会的代价又是什么。”
无忧:(蝉胸肉)
无忧:(就是长生不老肉)
姜恒:(金蝉子)
无忧:(十斤蝉能出一两蝉胸肉)
无忧:(不过那味道真的是)
姜恒:(唐僧)
无忧:(美妙的很)
阴鱼:(真有这肉啊!虫肉感觉不太好吃,心理上有点膈应())
无忧:(不不不,这种肉味道非常好)
无忧:(香糯滑嫩)
秋风和:“无忧道长,仔细钱袋,别咱们留在这里打工还账。”
无忧:“行吧行吧”
秋风和:问问这些的价钱先
无忧:“小二上面八道菜多少钱啊”
店小二道:“您问那点真龙筋的客人啊,那位客人可是顺天府来的小少爷,姓王名裕,别看人家才七岁,绰号神童盖世王无敌。”
秋风和:“我在顺天府见过他,他来这里做什么?”
吴嫣:“神童?不知这神童有何神异之处?”
吴嫣:“啊,赤身大侠真是交际广泛”
秋风和:“只是见过而已……”
店小二一算账:“一共是四十二两银子四百文,抹个零头,四十两银子。”
吴嫣:“无忧道长,你有这么多钱吗?”
无忧:“我看看”
秋风和:(嘉靖的儿子裕王,和李大礼是敌对关系)
无忧:无忧掏出钱囊
无忧:数了数里面还有多少钱
秋风和:“是为了李大礼而来?”
店小二道:“人家那拳法通着神,可厉害了,听说这位王少爷来是为了帝龙舟,还有追去海中的一枚星辰。”
无忧:“最近有天星坠海吗?”
无忧:无忧掏出1.3金
秋风和:“帝龙舟?之前我记得在扬州府现世,如今进展如何了?被找到了吗?”
无忧:“我就剩这些了”
秋风和:“减几道菜吧,四个人八道菜有点多。”
店小二道:“天星坠海最近没有,以前有。”
吴嫣:#看着无忧手上的金子:“道长好有钱啊!不愧是有钱人家......”
无忧:“若不是海难,这些银子算什么”
店小二对秋风和道:“这帝龙舟什么样,找没找到,我也不知道。”
秋风和:“可知这位王裕下榻的是哪家旅店吗?”
店小二道:“要退哪几道菜啊?这料都备上了。”
葛巢甫掏出来十两金子。
吴嫣:“哇,还是我家道长更有钱!”
秋风和:“有钱!”
葛巢甫道:“不用退了,点都点了。”
无忧:“哇!不愧是半师”
无忧:无忧收好钱囊
秋风和:“那今天我就跟着沾光了。”
店小二道:“那位王少爷说是回头再来吃,没说去哪里住了。”
秋风和:“这样啊,多谢告知了。”
秋风和:“追去海中的星辰是什么?海中还有星辰吗?”
吴嫣:“最近乡里可有什么事情发生吗?听说佛缘寺要开一个大会来着?”
秋风和:(经典跑团人)
店小二道:“就是天上的陨星掉到了海里。”
无忧:“不是无遮大会吗?”
葛巢甫道:“对啊,不是无遮大会嘛?”
店小二瞪大了眼睛。
秋风和:“不是无遮大会啦,你们在想些什么?”
无忧:“切”
秋风和:“佛缘会,佛缘会!”
无忧:“知道了,知道了”无忧敷衍的答应到
店小二道:“是有这么个佛缘会,八月八开。”
秋风和:“我也想接受一下佛法的灌既。”
吴嫣:“好像可以去蹭饭的呢”
店小二道:“客人说的那叫灌顶?”
秋风和:“对的呀。”摸摸吴嫣头,“啊,好像是……”
道士葛巢甫道:“未免太涩了。”
无忧:“太色了,太色了”
无忧:“居然想要密灌”
秋风和:“啥?”懵
无忧:“啧啧啧,没想到秋大侠是这样的人”
葛巢甫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哪怕你和明妃参禅呢。”
秋风和:“你们两个又在说什么胡话?”
无忧:“回头得多绑上两根裤腰带”
葛巢甫道:“不是你说的灌顶吗?”
无忧:“哪怕去窑子呢”
无忧:“对啊,你说的佛法灌顶”
秋风和:“就是听大师们讲经啦。”
吴嫣:“你们说的我都听不懂诶......”
店小二看着秋风和:“想不到,客官求得居然如此深刻。”
秋风和:“我之前在常州听过,讲的挺有意思,虽然我听不懂。”
无忧:“可啪”
秋风和:“我也不懂……”
葛巢甫瞪大了眼睛:“这还是有前科的。”
秋风和:“算哦,别管那么多了,吃饭吧……”
秋风和:吃肉吃肉
无忧:无忧双手哆嗦着拿着碗快吃了起来
吴嫣:#给道长夹菜:“道长你多吃一点......”
无忧:只是双眼不敢离开秋风和
秋风和:“你看我干什么?”
吴嫣:#然后自己狠狠的吃桌子上的饭菜
无忧:“我害怕”
无忧:一边哆嗦着吃饭,一边说到
秋风和:“只要我听不懂,我就不知道你们在说啥。”
葛巢甫大口炫饭:“太吓人了。”
店小二给葛巢甫找了钱,离开了。
无忧:一边干饭一边说道
无忧:“半师,你见过这么吓人的吗”
吴嫣:#继续加紧干饭
葛巢甫道:“一开口就要灌顶,哪怕他光腚满街跑呢。”
无忧:“哪怕在跟摇光神将打一场呢?”
秋风和:不管他们,继续吃饭
你们几人吃完饭。
吴嫣:#摸着肚子:“好饱啊...”
秋风和:“真不错,是我下山以后吃过最好的一顿饭了。”
葛巢甫道:“吃饱喝足,该干啥了。”
秋风和:“我想再在集市逛逛,我看你们不太欢迎我的样子,不如暂时分开吧?”
吴嫣:“也可以,我们什么时候怎么集合呢?”
秋风和:“去鼋神庙集合,时间的话,自由一点吧?”
阴鱼:(有人想单走)
阴鱼:(十分的不团结)
秋风和:(一直在迫害我)
唐玄:(问题来了)
阴鱼:(趁着问号不在疯狂输出,直接跑路,不给反应机会)
阴鱼:(太会了)
唐玄:(好名大老单走,触发因果律,最弱的队友容易遇到危险)
葛巢甫道:“贫道倒是随意。”
秋风和:(不会,这俩队友强得很)
阴鱼:(天煞孤星被动触发了是吧)
吴嫣:#看看现在的时间
吴嫣看着时间,八月一号,早上十一点。
吴嫣:“秋大侠对李大礼熟悉吗?”
秋风和:“见过一面,不熟悉……”
葛巢甫道:“听起来秋大侠对于李大礼和王裕很熟悉。”
秋风和:“你哪只耳朵听到的啊?!”
吴嫣:“那白莲教呢?”
秋风和:“白莲教……一路以来听过不少传闻。”环视四周看看周围有没有人。
秋风和在二楼包间里来回转头。
吴嫣:#看看店小二有没有上来
吴嫣:“秋大侠,你说吧...”
葛巢甫看着秋风和:“你瞅啥呢?找店小二?店小二都走半天了。”
秋风和:“这是我师叔和我讲过的事情。”
秋风和:压低声音道:“今天下最大的祸患便是白莲教主李大礼!所谓的白莲教不过癣疥之疾,派出一任钦差、十万精兵就可以铲除殆尽,而若是李大礼打开囚魔窟,就会是一场数省糜烂、东南鼎沸的大乱!”
吴嫣:“他好像是有这个打算...”
葛巢甫想起了太阴水解墓里的事儿,没吱声。
秋风和:“关于白莲教,他还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秋风和:“嘉靖六年,八月的白莲教李福达一桉,当时的弥勒教教主李福达便作乱。其实李大礼一家作乱不止一代人,李氏家族的宗教活动,自成化年间李福达的祖父开始,至此已延续四代。
公元1527年,嘉靖六年,八月,李福达是山西淳县人,因为参加白莲教而被官府抓获,后来被充军。李福达从戍地逃脱后跑到陕西洛川,在那里试图继续利用白莲教举事。事败后,李福达再次被官府通缉。他化名张寅,逃到了京城,混入武定侯郭勋的府上。李福达说,他会黄白之术,所以深得郭勋器重。
没过多久,李福达在街上闲逛时被人认了出来。李福达只好逃回山西。当地官府抓了他的两个儿子后,李福达只好去官府自首。山西巡抚马禄认定张寅就是李福达,并以谋反罪判处李福达死刑。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山西巡抚画蛇添足,他又将武定侯郭勋扯上,劾郭勋一个“庇奸乱法”之罪,要求皇帝惩罚。嘉靖只是批准了对李福达的处罚,对于处罚郭勋的奏章并没有批准。按说事情到这里又该结束了,但群臣却不依不饶起来,并最终将李福达一桉弄成了惊天大桉。大礼议之争在朝堂上的影响并没有结束。
群臣对挺皇派的张璁、郭勋一直都没有好感,此次正好借题发挥,对郭勋穷追勐打。郭勋却并不傻。抑或受到了张璁等人的点拨,他开始把这件事情往大礼议身上扯,说群臣是为了报议礼之争的仇。皇帝下令将李福达从山西提到京城,由三法司会审。
皇帝既然要替郭勋开脱,那么李福达就必须无罪,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但三法司会审的结果维持了原判,嘉靖只好将三法司的官员全部换掉。桂萼执掌刑部,张璁执掌都察院,方献夫执掌大理寺,这些都是嘉靖的人。
三法司重新会审的结果完全推翻了原判。李福达跟张寅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参与审判李福达的官员全部被流放或免职,受此桉牵连的达40多人。这是皇帝利用李福达一桉对大礼议中反对派官员的一次清洗,而清洗的目标放在了司法系统。
空缺出来的职位也被张璁一派的官员迅速补进。张寅只是sx省一位逃亡的匠户,因为儿子被选为郭勋府上的侍童,他便跑到郭勋府上混日子。后来他在街上被人认成了李福达,张寅则以为自己作为一个逃亡的匠户被人认出来了,便跑回山西。
谁知道他回到山西后却被官府当作李福达抓了起来,当堂判死。张寅的儿子央求郭勋救乃父,这才有了郭勋跟此桉牵连的说法。(实则两个都是白莲教人员)一场白莲教桉件变成了重大的政治事件,并导致皇帝对反对派官员的一次大清洗。
这表明大礼议后的朝局仍不平静。无论有没有这次李福达事件,皇帝对杨廷和一派的官员都会展开清洗,此次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审理李福达一桉的40多名官员为此丢掉了官职,但这并没有结束。在审理李福达一桉的过程中,全国上书支持此桉的100多人皆被免职。这些人涉及六部和各府、道、院,张寅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