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湛江工业特区的建设!(第2页)
再就是“特别捐输”,目标首指那些在土改中损失较小、且与香港洋行有密切勾结、民怨较大的豪商。?墈~书`屋¨小\税!惘` ~罪?芯^章!結,耕+辛?快′叶怀瑾的“磐石”适时地“提供”了某些人走私、囤积居奇甚至通敌的“证据”。在牢狱之灾的威胁下,“自愿捐献”的银元流水般涌入省库。
同时压榨地方财政,严令各县提前上缴部分税赋,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包括教育、公共设施),甚至默许地方官员提高部分厘金税率。此举虽解了燃眉之急,却也在基层埋下了怨愤的种子。
当第一批东拼西凑、还带着各地钱庄印记的银元终于装箱,由重兵押送往湛江工地时,陈念和站在政务公署的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感觉像是打了一场透支生命的恶仗。
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如释重负的锐利。他给邓贤发去了简短的电报:“款己筹,路己清,湛江可动。”
湛江(羊州湾附近),一片荒芜的滩涂与盐碱地。
热浪裹挟着咸腥的海风,炙烤着大地。目之所及,没有参天大树,只有低矮稀疏的耐盐灌木和裸露的灰白色土地。几座破败的渔村散落在远处,如同被遗忘的灰色补丁。
然而,这片沉寂了千百年的荒凉之地,此刻却被一股野蛮而炽热的力量唤醒了。
工兵旅的精锐如同开闸的洪流,在旅长林国瑞的咆哮指挥下,挥舞着铁锹、镐头,推着简陋的独轮车,在滩涂上奋力挖掘着地基的雏形。
从各地征发来的民工,像灰色的蚁群,在士兵的监督下,麻木地搬运着沉重的石料和木材。
简陋的工棚如同雨后蘑菇般迅速搭建起来,绵延数里,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劣质烟草味和木头、芦苇腐烂的气息。
邓贤站在一处刚用沙袋垒起的临时指挥台上。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没戴军帽,任凭毒辣的阳光灼烤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和渗出汗珠的短发。
他身后站着脸色黝黑、嘴唇干裂的林国瑞,以及那位眉头紧锁、不停用手帕擦着额头的德国工程师汉斯·穆勒(hans mu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