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二次革命的开端!(第2页)
李文渊一边飞快地用手帕擦着额头的汗,一边用尽可能清晰、但同样焦急的粤语夹杂着官话对工人们喊道:“穆勒先生说不行!角度错了!图纸上要求是八十七度!不是九十度!这样装上去要出大事的!”
负责现场安装的是原佛山机器局的老技工周铁头和他的徒弟们。周铁头五十多岁,一身虬结的肌肉,沉默寡言。\微,趣,暁/税_旺~ ¢追?罪~芯,蟑¨截!他皱着眉,看着李文渊递过来的图纸上那密密麻麻的德文标注和精确到分毫的角度数字,又看看眼前沉重无比、在撬杠下纹丝不动的钢铁巨物,眉头拧成了疙瘩。图纸上的洋文和数字对他来说如同天书。
“师父,洋鬼子说啥呢?八十七度?九十度?这玩意儿死沉死沉的,能动一点就不错了,哪能那么准?他这不是为难人嘛!” 一个徒弟擦着汗抱怨,对着穆勒的方向撇了撇嘴。
周铁头没说话,丢掉手中的烟头,走到钢板前,粗糙的手掌抚过冰冷的金属表面,眯着眼仔细打量着角度。他忽然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子,
在地上快速地画了几个简图,又指了指几个关键的受力点,用浓重的粤语对徒弟们吼道:“听我口令!左边!阿旺!带三个人,顶住这里!右边!阿强!用千斤顶,顶这个位置!其他人,听我号子,一起用力!先别管洋鬼子多少度,把这大家伙挪正了再说!”
“was? was ma sie? stoppen sie! das ist gef?hrlich!(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停下!这太危险了!)”穆勒看到工人们又要蛮干,急得跳脚,对着李文渊大喊。
李文渊赶紧翻译:“穆勒先生叫停!他说这样硬来很危险!”
周铁头回头瞪了李文渊和穆勒一眼,吼了一句:“告诉他!不这么干,这铁疙瘩挪不动!出不了事!我担着!” 他不再理会翻译,转头继续指挥:“一!二!嘿哟——!”
号子声再次响起,低沉而雄浑。在周铁头的指挥下,几十条汉子青筋暴起,喊着整齐的号子,一寸一寸地挪动着那块沉重的钢板。汗水如雨般洒落在滚烫的土地上。肌肉在极限下颤抖,绳索深深勒进肩头的皮肉。
穆勒在一旁看着,从最初的焦虑和愤怒,渐渐变成了沉默。
李文渊紧张地看着他,准备随时翻译他的指令或责骂,但穆勒只是紧抿着嘴唇,看着这些中国工人用最原始的方法,凭借着惊人的协作和蛮力,硬生生地将那巨大的钢铁部件,一点点调整到接近图纸要求的角度。虽然过程笨拙而危险,效率低下,但那份坚韧和力量,让他这个见惯了精密机械的德国人感到一种无声的震撼。
“好了!停!”周铁头大吼一声,声音嘶哑。他拿起简易的水平尺和角尺,仔细测量着,布满老茧的手指微微颤抖。最终,他首起身,对着李文渊,用生硬的、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说道:“李…李翻译,你跟洋先生说…现在…这样…行不行?量过了,差不多…八十七度多一点点…”
李文渊立刻将周铁头的话和测量的结果翻译给穆勒听。穆勒快步上前,拿出精密的德制量角仪和水平仪,亲自在钢板的几个关键点反复、仔细地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