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与德意志的贷款谈判!(第2页)
一名伪装成测绘员的“商人”在试图靠近高炉核心区时,被两个“闲聊”的泥瓦匠瞬间扭断了胳膊拖走。
一名混入民工队伍、试图在工棚纵火制造混乱的汉子,刚掏出火镰就被背后无声出现的情报局特工用浸透迷药的手帕捂住了口鼻。
从他贴身的油布包里,搜出了标注着岭南刚铁厂的高炉精确位置和守卫换岗时间的草图,其上残留的淡淡香水味,将线索隐隐指向了沙面某个灯红酒绿的所在。+求.书?帮? .首^发_
肃杀的气息如同看不见的寒流,在灼热的工地上弥漫。
邓贤就在这片内紧外松、杀机西伏的泥泞中坐镇。
他拒绝了孙载之特使的密函,对陈月楼恳切的求援通电置若罔闻。
他深邃的目光穿透了眼前工地的喧嚣与外界的纷扰,死死锁定了两个目标:让湛江这颗工业心脏加速搏动,撬开德意志人那戒备森严的金库与技术堡垒!他脑中盘桓着的是现代工业体系的蓝图,以及未来纵横大洋的钢铁舰队。
羊州沙面岛,德意志国领事馆密室。气氛凝重如铅。
谈判桌的一方,是岭南省府的全权代表周慕云(邓贤心腹幕僚,精通德语和机械),岭南财政司司长胡文庸(精于算计,愁眉苦脸),以及一个令人侧目的身影——岭南防卫军总参谋长林晨武。
林晨武一身笔挺的将官制服,肩章上的将星在吊灯下闪着冷光,他坐姿笔首如标枪,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刀,沉默地释放着无形的威压。
他不懂国际法,也不精金融,但他代表的是邓贤手中那支令人生畏的武装力量——六万装备精良的岭南防卫军陆军部队、以及吴刚炮兵旅的重炮、李育泉骑兵旅的机动力量、邓明磊特战
旅的尖刀,以及正在黄埔和湛江孕育的海上力量。他是协议的最终担保,也是德意志人必须正视的钢铁意志。
空气凝重得如同铅块。德方代表己不再是低级别的汉斯·克劳泽,而是换成了德国驻华南商务参赞奥托·冯·施密特(otto von schmidt)。他身形瘦高,灰蓝色的眼睛锐利而审慎,唇上留着修剪精致的普鲁士式胡须,带着日耳曼人特有的傲慢与严谨。
奥托·冯·施密特,他灰蓝色的眼睛审视着对面这个奇特的组合:精明的谈判家、忧心忡忡的财神、以及一位杀气腾腾的将军。
他慢条斯理地放下骨瓷咖啡杯,指尖敲击着桌面厚厚的文件:“周先生,胡司长,林将军。贵方提供的钨砂、锑矿样品品质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桐油、猪鬃的专供协议也显示了诚意。但欧陆的战争阴云,贵方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北方的内战,地方士绅的抵制…这些都让帝国对如此巨额投资的风险评估,不得不慎之又慎。三千万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