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对列强的报复行动!(第2页)
周幕云走到窗边,看着车间里那些在轰鸣和火花中挥汗如雨的年轻身影,声音低沉下来,却带着更重的分量:“这些孩子…就是我们未来的火种。¨白.马¢书!院+ !更.新`最_全+现在逼他们,是残酷。但不逼他们,等列强的大炮架到涯州的海滩上,那才是真正的绝望!我们没有退路!”
钨砂染着血,艰难地踏上了归途;潜艇在封锁的阴影下,开始了危险的猎杀;年轻的火种,在油污和汗水中,被强行淬炼。
邓贤的棋局,在巨大的代价和沉重的压力下,艰难地向前推进着。每一步,都伴随着牺牲,也孕育着渺茫却顽强的希望。
1914年11月7日,琼州海峡西口,榆林港外海。
夜幕低垂,海面笼罩在浓重的墨色之中。没有月光,只有稀疏的星光在厚重的云层间隙闪烁。
海浪轻柔地拍打着礁石,发出单调的哗哗声。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海域深处,一个沉默的黑色阴影正如同真正的深海幽灵般缓缓游弋。
“潜蛟一号”潜艇内部,空气浑浊而压抑。柴油机已经关闭,艇内只亮着几盏昏暗的红色工作灯。
艇员们穿着被汗水浸透的棉布工作服,在狭窄的通道和战位上无声地忙碌着,动作精确而干练,尽量不发出任何多余的声响。
汗水顺着他们的鬓角和脖颈流下,滴落在冰冷的钢铁甲板上。每个人的神经都绷紧到了极致,耳朵捕捉着声呐员传递的每一个细微回音。
艇长肖震东紧贴在潜望镜目镜前,眼睛一眨不眨。冰冷的海水气息混合着机油、人体汗味和蓄电池电解液特有的酸涩气味,不断刺激着他的鼻腔。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全神贯注带来的生理反应。海面上,一片漆黑。只有远处法属羊州湾方向,隐约透出几点港口的灯火,如同黑暗中的鬼火。
“深度保持30米,航速2节,静默航行。”肖震东的声音低沉沙哑,通过传声筒传遍全艇,“声呐,持续监听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