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装甲洪流初现(第2页)

 邓贤看着那些沾满泥土却气势逼人的铁牛,满意地点点头:“好!罗师长,你兼任新成立的装甲兵教导团团长!以第一连为种子,加速训练车组!机械厂开足马力生产铁牛-ii!同时,技术攻关不能停!下一代坦克,代号猛虎,设计目标:更厚的倾斜装甲,更强大的火炮,目标45mm或短管57mm,更可靠的传动!吴刚!” 

 “在!”炮兵旅长应声。_第*一·墈¨书-蛧? !更^辛¨嶵*哙_ 

 “你的新任务:基于雷霆-ii75炮平台,研发一种低矮、能伴随坦克进攻、首瞄射击的反坦克战防炮!口径可以小点37mm或47mm,但穿甲能力要强!铁牛需要能敲开敌人乌龟壳的锤子!” 

 榆林港,彩旗飘扬。海鹰三号舰体己基本成型,巨大的105mm舰炮炮座安装到位。 

 更振奋人心的是,第一台量产型怒涛-ii船用柴油机成功下线,正在台架上进行最后的72小时耐久测试! 

 龙破武天天蹲在船厂和动力所,眼巴巴地盼着这台心脏早日装舰。 

 一旦成功,海鹰三号将成为琼崖第一艘拥有完全自主动力、具备区域防空,计划安装改装的高射炮和反潜能力的轻型护卫舰,意义非凡! 

 航空研究所的简易机场,初教-i的飞行训练紧张进行。 

 赵天翼亲自带飞,一批从陆军中精挑细选、反应敏捷、文化基础好的年轻学员开始接受残酷的淘汰训练。 

 摔飞机成了家常便饭,幸好速度慢,高度低,所以人员伤亡不大,但宝贵的飞行经验在积累。 

 同时,在邓贤先解决有无的

指示下,机械厂利用怒涛技术,开始仿制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星型活塞发动机,代号微风-i,目标是实现航空发动机的国产化零突破。 

 龙渊基地深处,青霉计划实验室灯火通明。 

 冷冻干燥法虽然能初步浓缩,但青霉素产量低、纯度差、稳定性极差的问题依然如大山般横亘。 

 河兰专家范德维尔和林绍成、方晴团队日夜攻关。 

 方晴带领提取组,尝试各种溶剂萃取、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试图提高纯度和稳定性,但收效甚微。 

 范德维尔则在发酵罐设计和培养基优化上绞尽脑汁,青霉菌的产量虽有提升,但离工业化量产仍遥不可及。 

 一次失败的动物实验,一只注射了提纯物的兔子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死亡,让团队气氛跌入谷底。 

 方晴看着记录,眼圈发红:“老师,范德维尔先生,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 

 林绍成拍拍她的肩膀,疲惫却坚定:“不,阿晴。方向没错,只是这条路太陡太险。司令说过,这是救命的神药,再难也要走下去。想想那些在战场上因为感染一点点伤口就死去的士兵…我们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