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擒贼先擒王
56半其实也推出过狙击型的,不过射击精度不足,散布约3-4moA所以并未大规模列装,只在和白象的边境处安排了一些。.k~y,a¨n¢k·s..!c_o′m?
不过边境哨的一位大神居然拿它打出了812m外的击杀记录。
至于后来的63狙,镜座刚性不足,打不到20发就要重新调整,使用起来也有些鸡肋。
在系统里射击场里看来看去,发现一支64式微声冲锋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观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编号64-00005)。看了看介绍,发现了这把枪居然有一些可取之处。
首先这把枪的是依托56半的结构进行设计的,使用的是7.62*25毫米的专用亚音速子弹。
采用亚音速弹的时候最大的噪音也不会超过75dB(相当于大声说话)。
最最关键的是它的瞄准镜有了显著的进步,它使用64-i型白光瞄准镜可以实现4倍放大,64-ii型更是红外型号,这在亮剑年代可是妥妥的碾压时代的产品啊。
(64-ii型红外瞄准镜存世十分稀少,2015年在香港拍卖会以27万美刀的价格成交过一部疑似遗失的,编号64ir-09)
红外夜视配合上64微声冲锋枪,貌似可以组建起抗战年代的特种部队啦。_卡?卡^晓*说·罔. ~吾,错¢内~容¢
尤其血肉天平系统需要沈墨亲手猎杀鬼子高官来补充炮弹的任务,简首就是为沈墨量身打造的一样。
不过这枪也有很多缺陷,第一就是一旦使用亚音速弹后,威力首线下降。毕竟标准的7.62*25毫米弹药的初速有710m/s,亚音速弹只有290m/s。
动能方面200米距离上正常弹药有790j,而亚音速弹只有210j,低于致命标准的300j。
而且一旦超过两百米后,亚音速弹弹头失稳,很容易发生翻滚,甚至有可能打不穿冬季的棉衣。
不过沈墨作为军人深知,没有完美的武器,只有最适合利用的环境。
“系统,给我兑换一把64式微声冲锋枪。”
“没问题,红外瞄准镜需要吗?”
沈墨莫名的感觉有些奇怪:“瞄准镜还需要另算吗?”
“当然需要另行计算,瞄准镜不属于武器,属于特殊物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