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供销社(第2页)

 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几盒铁皮包装的饼干,看着就金贵。 

 他问道:“同志,有没有不要票的点心?” 

 售货员撩起眼皮瞥了他一眼,“切!想什么美事呢,没有!” 

 “……” 

 旁边还摆着几个滚圆的西瓜,贴着张红纸条:“凭营养票供应。” 

 “同志,有没有不要……” 

 “没有!”没等他说完,售货员就硬邦邦地顶了回来。 

 仲民来之前给了守亮和满囤一人两块钱。′j′i¢n\r?u~t-a,.~c′o.m¢ 

 当爹的,手里有钱了,谁不想给自家娃弄点好东西? 

 他俩都是去年娶的媳妇,那时候家里说现在用粮食来换个女人很划算,以后说不定再也碰不上这种好事了。 

 没想到这灾荒一年比一年严重,家里不止多了一张嘴,还有了一张小嘴。 

 好在俩人命好,能抽中生死签,现在家里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守亮给自己打了打气,凑到售货员面前,指着货架高处一个铁皮罐子,问道:“同志,给孩子吃的白粉粉,那个,多少钱?” 

 售货员哼了一声,带着点居高临下的劲儿。 

 “奶粉?那是给干部家孩子和医院特批的!你有特供证吗就问?” 

 特供证? 

 满囤眼神黯了下去,默默收回了目光,退后半步。 

 用特供证才能买到的东西,起码得十块钱吧? 

 够全家嚼裹大半年了,想都不敢想。 

 这边己经没有什么可买的东西了,三人麻利的换了个柜台。 

 “同志,火柴怎么卖的?” 

 “自

己看。”售货员敲了敲写着价格的木板。 

 “不用票吗?” 

 “神经病,这个都是凭本儿买的,一家一月限购五盒!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啊?” 

 他真不知道。 

 既然买不了火柴,张仲民就想着再买点别的,问道:“同志,麻绳怎么卖的?” 

 满囤赶紧扯了扯张仲民的袖子,拦住他,说:“大哥,绳子咱们村里自己会搓,这个就别买了吧。” 

 “六爷爷他们搓的那些绳子不结实。” 

 张仲民摇摇头,说:“咱们买点好用的,省的地里的犁套三天两头的断。” 

 “同志,麻绳怎么卖的?”他看着售货员没搭理人,就又问了一遍。 

 “八毛一斤。” 

 “来十斤。”张仲民很干脆。 

 售货员眼皮一翻:“生产队的需求证明!” 

 “啊?”张仲民一愣。 

 “证明!”售货员提高了嗓门。 

 “呃,没有!” 

 “没有买什么麻绳?晦气!”售货员啐了一口,扭过头去。 

 张仲民耐着性子:“同志,有不需要票和证明的吗?” 

 售货员斜眼瞟着他们手里刚买的鼓鼓囊囊一堆东西,翻了个白眼,拖长了调子:“钉子按大小个儿,小的三分一个,大个的五分一个,一人限购二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