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供销社的人脉(第2页)
张仲民被他这憨劲儿逗乐了。
“往后你要村里城里两头跑,还是有辆车方便,天天靠两条腿,得耽误多少工夫?再说了,咱们现在又不差钱,该置办的都得置办上。”
守亮想想也是,但立刻又说:“那哥你骑新的,这辆旧的给我使!”
在他认知里,好东西必须紧着最重要的人。
“傻话,这车是轧钢厂的公家财产,我骑是工作需要,你骑那叫公车私用!上次的教训又给就饭吃了?”
“可这……”守亮还是觉得心头发虚。
“别磨叽了!”张仲民不由分说的让他赶紧往供销社去。′x-i\n_t/i·a!n~x`i?x_s-..c_o!m?
“诶…诶!听哥的!”守亮挠挠头,终究是拗不过。
手
续齐全,又有轧钢厂开的证明,买自行车的过程顺顺当当。
买完了车,没急着去办登记,张仲民拉着守亮径首走向布匹柜台。
锦旗往后用处多着呢,就算王大海能弄点布,村里红白喜事也总得预备着。
柜台后面,货架上稀稀拉拉挂着些布匹,放眼望去,一片沉闷的黑、灰、蓝,耐脏是主旋律。
鲜艳的颜色?几乎绝迹。
柜台里的售货员是个三十来岁的妇女,正慢条斯理地整理着一卷蓝布,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同志,劳驾问一声,有红布吗?要正红,颜色越正越好。”张仲民凑近柜台,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
周售货员眼皮微掀,扫语气平平的说:“没有,柜上就这些。”
“同志,一点都没了吗?”
张仲民扯上大旗,说:“我们是要做锦旗来,感谢派出所所长和轧钢厂的厂长的,这是响应号召,工农一家亲,互助情深啊。”
他目光掠过对方胸牌上的周媛媛三字,自然地改了称呼。
“周大姐,我知道你们这儿也物资紧张,我们轧钢厂采购科别的本事没有,偶尔倒是能弄点计划外的副食品,改善改善职工生活。”
周媛媛手上整理的动作停了下来。
她抬眼,仔细打量张仲民。
身穿轧钢厂工装,手腕上的表闪着光,气度沉稳,确实不像普通工人。
“哎呀同志你这话怎么不早说,支持工人老大哥,支持生产建设,那是应该的!做锦旗是好事!你等等啊……”
她没有立刻去翻库存,而是快步走向主任室。
门虚掩着,她敲了两下就推门进去了。
进门后,她说道:“大舅,轧钢厂采购科的同志来了,说能给咱弄点计划外的副食品……您看?”
“他要什么?”
“就要点红布和黄线,说是给厂长和所长做锦旗的。”
前两天轧钢厂和派出所门口的风波,普通人热闹两天也就散了。
可供销社主任姜磊,自有他的消息渠道。
他沉吟片刻,说:“嗯,支持工农兄弟是应该的。库里不是还有些处理下来的布头子吗?你去拿点出来,记住,不能搞特殊化。”
“知道了大舅。”周媛媛的声音透着一丝喜气。
“哎,你先等会,还是我跟着一块去见见再说吧。”要是两三斤肉,他们供销社的人这么多,也不好分。
不一会儿,周媛媛身后跟着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
“你好同志,我是供销社主任姜磊。”
“姜主任您好!我是轧钢厂采购科张仲民。”张仲民热情地伸出手。
两人握了下手。
姜磊一脸正色的说道:“张同志,周同志跟我说了你的情况。做锦旗是好事,我们供销社理应支持。库房里确实还有点处理下来的红布头子和线,按规定可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