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激烈争辩2(加更)(第3页)

 高育良神情淡定,不紧不慢道:

“王国栋同志的确是优秀,但他毕竟是一个地级市的检察长,纵观眼下各省的情况,就没有把地级市首接升为省检察长的案例。 

 如果强行提拔,这不是落人口舌吗? 

 其他各省的常委,会怎么看待我们汉东省? 

 我知道两位惜才,但是王国栋同志才49岁,还年轻的很,我们可以把他调任其他岗位,让其磨练一番,到最后时机成熟,再调任省检察长。 

 我相信,不管是我省的同志还是其他省的同志都不会有话说。” 

 高育良一番辩驳条理清晰、暗藏锋芒,既借题发挥占据道德高地,又巧妙将话题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令人难以反驳。 

 田国富笑道:“育良同志,这你就错了,其他省份还真有地级市检察长首接调任省检察长的。 

 这些同志调任省检察长,没有掀起任何舆论,反而为组织任用干部指明了一条鲜明的道路。” 

 “田书记,看来你没认真听高书记说话呀。 

 高书记说的是现在各省没有首接上任的案例,可没有说之前。 

 之前的确是有个别案例,但是之后这几年都没有首接提拔的案例,这说明什么? 

 说明突然被提拔上来,或多或少容易造成一些工作上的失误。 

 毕竟他们历练的少,工作经验不足难以挑起检察长的大梁也可以理解。 

 所以,各省就再没有首接提拔的案例,大部分都是从常务副检察长或者副省会城市检察长挑选担当重任。 

 这些人都是从层层提拔上来的,工作经验丰富,由他们担任检察长也是最合适不过的。” 

 许正和神态悠然,不紧不慢地将见解徐徐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