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狡兔三窝”还是“合作为一”?(第3页)
这代表,“终焉降临”的形式不只有一种!
对于“天灾类”终焉,避难所可以利用天然地形进行防御。
且三个避难所的容错率,远远高于只有一个避难所。
要是其中一个避难所被天灾摧毁,幸存者还能逃到其他避难所去...
安鸣又补了一句。
“是选择‘狡兔三窝’,还是‘合众为一’呢?”
此话后,十分钟过去了,三位领袖足足思索了十分钟。
余曦率先打破沉默。
“我觉得,保持现状就好。”
她选择了“狡兔三窟”的策略。
“如今,大家的避难所都己发展一段时间,具备一定的规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产自销’体系。而且,幸存者们也己适应当前的生存制度与环境...”
“倘若现在合并,先不说囤积资源的运输难题,以及终焉结束后的恢复问题……光是不同管理制度下的幸存者,要搬到同一个避难所,那规则该按哪一套来执行呢?我们三人,他们又愿意听谁的?”
这真的很重要,余曦继续分点论述。
“从可持续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能搜刮三个城市的资源,自然比只有一个城市作为后勤要好。”
“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重新制定一套能让三个不同避难所的群众都接受的‘完美规则’。”
“从动员力方面来讲……首白点说,我们三人,都是各自避难所的幸存者们,心中唯一的领袖。”
“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偶像屈居人下,听从别人的命令。这样一来,对待‘命令’的执行力,也会大幅下降……”
“不合并,就这样继续各自发展,可以省略诸多问题。且我们能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对抗终焉”上。”
余曦的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刘昭与安鸣听闻,皆轻轻点头。
“那就这样决定了...安鸣,我们下午就回【南岛大学避难所】去准备吧。”
“好。”
55天,接近2个月的时间...
届时,将决定此世界,所有人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