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书院开学(第2页)
饭堂里飘来的饭菜香更是勾人味蕾,荤素搭配的膳食冒着腾腾热气。家长们看着这般优渥的求学环境,难掩心中喜悦,纷纷感念清欢郡主的善举。′如^文_网* *免-费!阅_读*这位郡主耗费人力物力,为寒门子弟辟出这般读书治学的天地。
更令人振奋的是,明日开学典礼竟能请到孔大家亲临,为学子们行启蒙之礼。
参观途中,家长们脚步轻快,眼底满是安心。他们知道,若没有清欢郡主,自家孩子或许还在田间摸爬滚打呢,更别说每月领取五百文铜钱的生活补贴。这份恩情,自当记在心里。
夜里,孩子躺在柔软的床榻上辗转反侧。指尖摩挲着细棉床褥,听着窗外虫鸣,他们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珍惜这般良机,以笔墨为刃,在这朗朗书声中凿开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次日,开学典礼如期而至!
万竹书院与慈宁书院门前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上镌刻着捐赠善款的名录。最上方端端正正地凿刻着皇帝陛下的名号,其下依次排列着太后娘娘、后宫诸位娘娘的名讳,再往后则是定南王及京中世家大族的姓氏。一个个名字在晨光中泛着熠熠华光,每笔捐赠数额都清晰可辨,令围观众人惊叹不己。
谁能料到,清欢郡主竟有如此振臂一呼的号召力,使得这两所书院得蒙满朝显贵与豪门望族的倾力襄助。
因今日书院举行开学大典,皇帝特免了早朝,允得一众官员前来捧场。
各府马车络绎不绝停驻书院门前,蟒纹官服与朱漆官轿交相辉映。当官员们看见石碑上有自家名字时,皆难掩喜色, 能在这青史留名,既是荣光,也是与郡主交好的机会。
沈清欢早己命人打开两所书院隔着的大门,万竹书院的学子在先生的引导下,有序来到慈宁书院的操场。两所书院的千名学生按预先划定的位次,在操场整齐列队。千张书案己铺陈妥当,狼毫、徽墨、宣纸、端砚齐齐摆上,只待启蒙礼时启用。
学子们皆身着崭新院服,束发戴巾,墨绿色衣袂间尽是少年人的蓬勃英气,连眼角眉梢都染上了治学向道的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