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朝堂争端(第2页)
“城外的溃军虽然打了败仗,但能活着逃回来的,也都是其中的精锐,我们之后说不定还用得到他们。”
“更何况城外的,都是将士们的袍泽。”
“若是我们不开城门,冷冰冰的看着城外的同袍被鞑靼人肆意虐杀,也会对城内的士气造成重大打击,恐怕不利于接下来的防守。¨我-得¨书+城? ′首·发,”
“这……”听完刘正旭的分析,隆正帝也有些犹豫了。
“陛下,切不可听他的一派胡言啊。”次辅严贤再次站了出来。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如今我京城内守军八九万,鞑靼人不过十多万,最多也就是两倍于我。”
“只要我军坚守京城,鞑靼人必不可破。”
“但那些溃军中,若是隐藏着鞑靼人的内应,一旦放他们入城,那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看着城外的同袍丧生于鞑靼人的马蹄下,微臣也于心不忍,但切不可因此危及京城,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只需我等坚守月余,等到江南大营的援军赶来,形成两面包夹之势,必定可以令鞑靼人大败而归,收复失地。”
“严阁老言之有理。”隆正帝轻微点头。
在他看里,京城的安危自然是超过城外那些溃军的。
“陛下不可啊。”刘正旭首视严贤:“严阁老莫要忘记了宣府镇。”
“战争,可不是兵法上的几个字,要随机应变。”
“当初王子腾率领京营十万大军与宣府镇守军共同协防,足足有十五万大军。”
“鞑靼人有多少军队?最多不过二十万,军队人数相差不多,我军还有守城之利。”
“但结果如何?宣府镇失守,守军伤亡大半。”
“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的聚集所有力量,才能保卫京城无忧。”
“你这是强词夺理,危言耸听。”严贤大怒:“宣府镇失守,那是因为王子腾指挥不利。”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干兵法何事。”
严贤的话说的毫不客气,就差首接骂王子腾是个废物了。
与此同时,京城外不远处。
“阿嚏……阿嚏……”王子腾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