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宜修劝谏(第2页)

 若是后者,那便是给了大清名正言顺的出兵的理由,毕竟杀了和亲公主和对大清宣战是一个意思。 

 弘历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张廷玉的说法。 

 但之后确定端淑长公主还活着,只是被达瓦齐控制了起来,朝廷之上有很多人劝皇上再嫁公主,皇上也迟迟不肯决策,但传出风声好像是比较同意为避战事,再嫁端淑长公主的说法。?看?书¢£,屋??? ÷?更ˉ新?最~/快±%< 

 不过,此消息一出,别说是前朝,就是后宫也动荡了一番。 

 有女儿的妃嫔几乎是哭红了眼。 

 今日的请安也是啜泣声一片。 

 在座的自然都在知道公主再嫁杀夫仇人意味着什么! 

 若是皇上同意了此事,那么就是为后面没有出嫁的公主开了不好的先例。 

 端淑长公主那样的身份都要受此等屈辱,她们的女儿又能如何是好? 

 “皇后娘娘,您劝劝皇上吧,如此屈辱之事如何使得?” 

 纯妃哭的眼眶红红,她有西公主璟妍,若是她的女儿往后也要这样被迫再嫁杀夫仇人,不知叫她这个做母亲的该如何心痛! 

 慎嫔眼中也泛起了泪花,她也有女儿,怎么不会共情。 

 玫妃也是一脸的揪心,她在宫里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公主和亲是大清国策,可是和亲归和亲,叫和亲的公主再嫁杀夫仇人,岂不是乱了伦理纲常。 

 宜修自己有璟瑟,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若是要将江山社稷的安定全然寄托

在一个女子的身上,那这个朝代离灭亡也不远了。 

 宜修安抚道:“各位妹妹且安心,此事虽说还在商议,但本宫也有公主,定会力劝皇上接回长公主。” 

 “皇后娘娘大义,臣妾敬服!” 

 “好了,都散了吧!本宫会去劝皇上的。” 

 若单宜修自己来说,恒娖是甄嬛那个贱人的女儿,就算再嫁仇人也不会碍着她的事。 

 但宜修如今要为孩子的将来筹谋,就定然不能叫这样的事情发生。 

 一旦同意了这样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朝廷在向达瓦齐那种狼子野心之辈示弱。 

 朝堂自己丢了皇家颜面,将来若是还有公主和亲,如何能受到蒙古的尊重?如何又能在他乡立足? 

 大清的公主原本就是作为工具和物品和亲远嫁,只为维系满蒙同盟的国策,可就是康熙帝时期,也断然没有公主再嫁杀夫仇人的情况。 

 在圣祖康熙时,奉行“北不断亲”的国策,原本是由蒙古的女儿嫁入皇室,可圣祖爷不喜后宫蒙古妃嫔势大,对进宫的蒙古妃嫔不屑宠爱,对这些蒙古女儿更是不加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