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出题(第3页)

 两妇人争一小儿。 

 小儿尚不能言语说不清谁是自己母亲,偏偏两妇人对小儿身上特征又都如数家珍。 

 再加上皆是外乡人本地没有人证,怎么判断谁是孩子母亲。 

 这种类似脑筋急转弯的小题自然难不倒江瑾瑜,不光很快答出还感慨了一下母爱如山为人子女当孝顺。 

 沈崇礼连连称好笑饮一杯,明显是很满意江瑾瑜的论调。 

 江瑾瑜答出题目又得了夸赞心中快意,转向韩云泽拱了拱手, 

 “既然岳父出了判题那在下就出一道实政,世子爷勋贵出身想来更熟悉军队才是。 

 有了,大米百钱一担,一哨所每月军需二十两,哨所屯兵几何?” 

 这题与其说是实政不如说是数学。 

 每月军需20两银子换算成铜钱就是两万铜钱。 

 一百文铜钱一担大米20两银子就能买两百担,每袋大米100斤那就相当于两万斤。 

 两万斤大米吃一个月每天约640斤左右。 

 这时候军队明文规定每个士兵每天是3斤大米的配额,那哨所大概就是210人。 

 这题乍一看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想答对不光要了解军队配给规定还要反复换算。 

 江瑾瑜觉得韩云泽定然答不出来,而两个小舅子在书院读书正是学这个的时候答出来的可能性很大。 

 韩云泽一个年近30的答不出小孩子的问题丢脸是一定的了。 

 果不其然,韩云泽只思索了片刻就给出了答案: 

 三百人。 

 江瑾瑜笑着摇摇头眼里是止不住的得意, 

 “世子不妨再想想。” 

 “这么简单的题有什么好想的,就是300人啊?” 

 韩云泽一副自信笃定的样子让江瑾瑜忍不住带出一抹讥讽, 

 “既然世子执意认定这个答案那就请喝酒吧,答案是210人左右,您这个……差的有点多啊!” 

 韩云泽却固执地摇摇头,“我没算错,绝对不可能是210人,你是怎么算的?” 

 江瑾瑜呵呵,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既然你非要问那就别怪我不给你留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