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虚名(第2页)
沈婉宁并没责备法华寺防护不当让她差点儿被蛇咬。
反而说万物有灵可能自己与这些蛇有缘,只可惜自己悟性不够只能先请出这些小客人。
老住持自然知道投桃报李,借着这个万物有灵编了个小故事狠狠夸了沈婉宁一通。
大概意思就是蛇有灵性,只有心怀大善佛缘深厚之人才能得其青睐。?_§如°<:文\网& £!首-?§发t+±
民间不是也有白猿献桃百鸟报喜之类的么,这是祥瑞,是好事,反正不能是事故。
老住持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别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
这位世子夫人真是上道,这样一来他们法华寺不光不会名誉受损名声还能更上一层楼。
舆论是一把强有力的武器。
像寺庙这种靠着名声生存的机构对这方面的把控更是轻车驾熟。
哪座庙里哪座庙不灵有运气的成分也有很大舆论运作的成分,老和尚当了这么多年的主持这方面的手段很是不俗。
换言之,这老和尚是玩舆论的高手,沈婉宁的“懂事”给自己的名声加了一份还算不错的保险。
名声在外有好有坏,真正能起决定作用的是给你评价的那个人的地位。
皇后太后赞誉过的女孩基本不愁嫁。
甚至在别人质疑她人品的时候可以首接搬出两尊大佛给自己做背书。
只不过这种顶尖资源不是谁能能有幸得到的,皇后太后也不会闲得无聊去点评各家女眷。
比这再稍差一等的便是国师高僧之类的。
他们说某个女眷是大善之人有福之人基本上她在贵妇圈的名声也稳了。
第三等的则是家中长辈赞誉。
尤其是被婆家被婆婆夸赞也能在圈子里有不错的名声。
至于说以前沈婉柔追求的那种用小恩小惠聚集小团体拉踩给自己打名声则是最不入流的。
风一吹就散没有半点权威性。
原先的沈婉宁在娘家的时候没少因为名声吃亏,现在
的沈婉宁虽不在意但能给自己裹一层好名声她也愿意装一下。
起码可以扯虎皮做大旗怼一些酸言酸语的柠檬精。
别以为她不知道自己如今在上流贵妇圈名声并不怎么好。
虽然那次在东平王府大家都说清月郡主刁蛮任性,但作为当事人之一她也少不得被别人蛐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