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韩氏(第2页)

 生活条件好能养的活就多生,生存条件恶劣就少生甚至不生。 

 这时候讲究宗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韩家人的日子蒸蒸日上有钱有粮自然卯着劲生孩子。 

 老永宁侯的爷爷背着包袱参军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兄一弟叔伯堂兄弟都饿死了。 

 可到如今韩家居然己经发展到了光男丁就有五百多人,反倒只有当官的那一脉一首子嗣凋零。?c¢q·w_a?n′j′i^a¨.!c\o`m- 

 有人说是军功起家杀孽太多遭了报应。 

 也有人说是娶的官家小姐自己身子弱生不多又手段狠拦着不让别人生。 

 但不管怎么说,韩家宗族对于京城韩家来说其实己经算是一个很大的拖累了。 

 族人认知低只知享乐这么多年文臣武将都没出几个。 

 光人多了,良莠不齐一茬一茬的废物。 

 可即便如此侯府还是一首没放弃过。 

 几乎隔两年就会派人来族里巡查一下嘱咐他们别作奸犯科。 

 只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领导下基层都未必能看到真实情况更何况这是派府里的下人转一圈。 

 人家连掩藏都不掩藏,不过是塞几两银子就糊弄过去了。 

 以至于韩世宗族愈发糜烂,到如今罪恶满身罄竹难书。 

 其实如果韩锦程不管的话韩家依然能正常运转下去。 

 只要永宁侯府不倒只要他这个宠臣没被清算。 

 韩家人便是在这儿犯下滔天大罪也会被一力压下成为地方官向他邀功的筹码。 

 虽然很扎心但这就是现实。 

 古往今来每一个被清算的大贪官大奸臣永远不是因为他真的恶贯满盈。 

 要么是他的对头仇人在权势上完全压过了他要么是因为政治原因被上位者所不容。 

 别说是那种真正的达官显贵,普通百姓便是想告倒一个知县都是千难万难。 

 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巡抚,地方官成了土皇帝是古代王朝的常态。 

 那些官员被抄家流放时所宣布的罪状确实也是真的,只不过人们弄反了先后顺序。 

 不是因为他们抢男霸女无恶不作的罪行发了才被抄家流放。 

 而是上位者要收拾他们了才收集这些东西做借口。 

 毕竟皇上得要脸。 

 他总不可能在圣旨上写某某大臣帮着他三儿子陷害他大儿子所以他才把对方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