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踢馆(第3页)
此人高热不退,昏迷不醒,家人急得痛哭流涕。
杨先生看了林夏一眼:“既然如此,这位患者就由我们一同诊断吧,也让我看看姑娘还有何独到之处。”
林夏定了定神,走上前去。她再次仔细的搭脉,这次,她发现患者的脉象洪大而数,如同洪水奔腾,但在这强劲的脉象之下,却隐隐透着一丝微弱的沉脉。
她又查看了患者的舌象,舌苔黄腻,舌质红绛。
“先生,我认为此患者乃是外感温热之邪,入里化热,热邪炽盛,故高热昏迷。但他本身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所以脉象虽洪大却有沉弱之象。治疗时不仅要用清热泻火之药,还需辅以扶正之品,否则恐有虚脱之险。”林夏说完,紧张地看向杨先生。
杨先生先是一愣,随即露出赞赏的神色:“姑娘果然心思敏锐,能从脉象的细微变化中察觉病情的复杂之处,老夫佩服。不过,这治疗之法,还需再斟酌一二。”
两人就治疗方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最终,他们综合两人的方案,开出了药方。
几日后,患者家属前来道谢,称患者服用药物后,高热己退,身体正在逐渐康复。
这一战,林夏凭借着对脉象中细微变化的独特见解和诊断技巧,赢得了在场众人的认可,也让杨先生对她刮目相看。
“林姑娘,日后若有任何医术上的问题,尽管来找老夫。”杨先生真诚地说道。
林夏行礼致谢:“多谢先生赐教,小女子受益匪浅。”
然而,就在林夏准备离开医馆的时候,一名药童匆匆跑来,在杨先生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杨先生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凝重起来,他看向林夏:“林姑娘,恐怕你暂时不能离开。刚刚有人来报,说你医馆那边出了事,似乎与永昌绸缎庄有关……”
林夏心中猛地一沉,永昌绸缎庄?不就是照片上出现的地方吗?难道那些追杀她的人又找上门了?
她顾不上多想,匆匆的向杨先生告辞了,朝着自己的医馆狂奔而去。
一路上,她的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各种可怕的画面,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