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再次救了麦子(第2页)

 林夏疑惑地看着师父,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说这些。 

 师父接着说道:“作为一名中医,不能只盯着病人的脉象和病症,更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和人生的智慧。¨小/说-宅- ,免*费_阅/读′你想想,古代那些名医,哪一个不是医德高尚?他们治病救人,靠的不仅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是一颗悲悯的心。” 

 说着,师父给林夏讲起了故事。“以前有一个大夫,医术高明,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可他为人傲慢,对穷苦百姓态度恶劣,看病只挑有钱的人。有一次,一个贫苦的农妇带着孩子来看病,孩子病得很重,可那大夫见农妇付不起诊金,就随便开了一点药把人打发走了。结果,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没能救回来。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都指责那个大夫没有医德。从那以后,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他的名声也彻底毁了。” 

 林夏听得入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师父又说:“还有一位名医,他不仅医术好,还特别关心病人。无论贫富,他都一视同仁。遇到穷苦人家,他不仅不收诊金,还会送药上门。他常说,医者,仁心也。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医术和品德也被后人传颂。” 

 林夏低头反思自己的行为。她想起自己以前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虽然认真诊断,但有时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和患者的沟通。 

 有一次,一位老人来看病,因为病情复杂,林夏反复检查,却没注意到老人紧张不安的情绪。 

 老人因为害怕病情严重,一首想问却又不敢问,最后带着满心的担忧离开了。想到这些,林夏心里有些愧疚。 

 从那以后,林夏开始在生活中实践师父的教诲。每次给患者搭脉诊断,她都会先和患者聊上几句,问问他们的生活情况,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和困扰。 

 有一位长期失眠的患者,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来诊所时情绪十分低落。 

 林夏在仔细为他搭脉诊断后,没有急着开药,而是和他聊起了失眠对生活的影响,听他倾诉工作和生活中的压

力。 

 在聊天的过程中,林夏发现患者失眠和长期的焦虑情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