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真品和仿品(第2页)
林夏打开盒子,一枚铜质印章躺在红绒布上,印面刻着“畲族银记”四个篆字,边缘还粘着一点暗红的印泥。
“这才是老银匠的真印章。”
宋依帆凑近看:“上次在申报书里看到的仿品,笔画比这个肥一圈。”
小芳突然指着箱底的夹层,那里塞着几张泛黄的收据。
“这是……十几年前的货运单,收货地址是里昂郊区的一个仓库。”
货运单上的签名潦草难辨,但右下角的印章痕迹,跟周明宇老婆行李箱里的文件残页一模一样。
林夏用手机拍下收据,突然听见外面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
值班警察跑出去查看,回来时脸色凝重。
“刚才停在巷口的警车被人撬了,行车记录仪的内存卡不见了。”
林夏的心沉了下去。
“他们知道我们会来仓库,故意引开注意力偷证据。”
回到排练厅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小芳趴在桌上整理收据复印件,突然抬头打了一个哈欠。_j!i′n*g·w,u′x·s+w~.¨c_o,m*
“明天……不对,是今天上午还要去医院看老银匠,下午领事馆说要带法国记者来采访,怎么办啊?”
宋依帆揉着发红的眼睛,护腰上的银饰沾着灰尘。
“记者肯定会问乐谱的事,还有老银匠的情况。我们要不要编一个理由推掉?”
林夏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远处的塔吊正在晨雾里转动。
“不能推。他们就是想看看我们慌不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她翻出申报书,在“非遗保护”那页写下几行字。
“记者来的时候,小芳负责展示银饰图谱,就说老银匠正在指导我们修复银饰,暂时不方便见人。宋依帆你把舞蹈视频准备好,多放些银饰细节的特写。”
“那仓库里找到的印章和收据呢?”
小芳的笔尖悬在笔记本上:“要不要告诉警察?”
“等确认老银匠没事再说。”
林夏合上申报书:“现在我们手里的牌不能亮得太早。”
医院的病房里飘着消毒水味,老银匠靠在床头,正在看护士拿来的报纸。
头版照片是里昂歌剧院的展厅,标题写着“百年乐谱重现人间”,配图里的文献上盖着模糊的印章。
“仿得还挺像一回事。”
老银匠指着照片冷笑:“就是这印泥颜色太新,懂行的一眼就能看穿。”
林夏把红木小盒放在床头柜上,印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他们急着开展览,就是想造成既成事实。等我们拿出真印章,他们的仿品就一文不值了。”
护士进来换药时,手机响个不停。她接电话的声音很大,隐约能听见“歌剧院”“记者”“银匠”之类的词。
挂了
电话后,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外面来了好多记者,说是要采访那个……伪造古董的案子。”
林夏走到窗边,看见医院门口围着不少人,其中几个举着法国国旗。
“他们追到这儿来了。看来不拿到一点消息,是不会罢休的。”
老银匠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手捂着胸口喘气。
“别让他们进来……我这身子骨,经不起再折腾了。”
林夏让护士把病房门反锁,转身对跟来的宋依帆说:“你下去应付一下,就说老银匠还在抢救,暂时不能见人。”
宋依帆刚走,小芳就拿着手机跑了进来,脸色发白。
“任侠发来的消息,里昂歌剧院刚才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我们手里的乐谱是仿品,还说……还说老银匠是帮凶!”
屏幕上的新闻标题刺得人眼睛疼:《东方银匠参与伪造百年乐谱,涉案金额高达百万欧元》。
配图是经过模糊处理的老银匠打银照片,旁边放着一枚明显是仿造的印章。
老银匠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桌子上的苹果就往地上砸。
“这群龟孙子!当年我教他们打银,是看他们可怜,没想到养出这么一群白眼狼!”
林夏扶住他颤抖的肩膀,目光落在床头柜的印章上。
“他们越是急着泼脏水,越说明心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找到能证明真乐谱年代的证据。”
小芳突然想起了什么,翻出仓库里找到的收据。
“这些货运单上有日期,我们可以去查当年的报关记录!还有这个印章,拿去做年代鉴定,总能找到证据的!”
“鉴定需要时间,可他们的展览后天就要开幕了。”
林夏看着手机上的新闻:“等鉴定结果出来,他们早就把仿品当成真品卖了。”
病房门被轻轻的敲响了,任侠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林医生,我带了一个人来,或许能帮上忙。”
进来的是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提着一个沉重的工具箱。
“我是市博物馆的文物鉴定师,姓赵。任侠说你们有一批乐谱需要加急鉴定?”
小赵打开工具箱,里面摆满了放大镜、光谱仪之类的仪器。
“我师父当年参与过畲族银饰的抢救性保护,对老银匠的手艺很熟悉。他听说有人仿造印章,特意让我过来帮忙。”
老银匠的眼睛亮了亮,挣扎着要坐起来。
“小赵师傅的师父,当年还跟我一起打过一套凤凰头面呢!”
小赵拿出光谱仪对着印章扫描,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数据。
“这枚印章的铜含量符合民国时期的特征,特别是边缘的磨损程度,至少有八十年了。”
他又拿起仓库里找到的乐谱残页,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纸张是楮树皮做的,这种工艺在九十年代就失传了。上面的墨迹含有松烟成分,绝对不是现代墨汁。”
小芳兴奋地拍着桌子:“有了这些证据,看他们还怎么抵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