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助周团长“调”戏(第2页)
推开排练场的木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二十多个演员坐在长凳上,有的低头抠指甲,有的对着镜子扯嘴角,排练用的水袖堆在角落,像堆褪色的云朵。
“都打起精神来!”
周团长拍了拍手:“这位林大夫是来帮咱们的。¢s_o?k~a·n_s_h+u¨./c¨o-m′”
回应他的只有几声稀稀拉拉的咳嗽。林夏注意到演小生的青年演员频频揉太阳穴,旦角姑娘的手指总是无意识地绞着衣角,而敲鼓的老艺人,每敲三下就会皱眉按一下心口。
“我给大家把把脉吧。”
林夏搬过一张方凳:“从左边开始。”
轮到演许仙的男演员时,他刚伸出手就缩了回去,耳根红得像涂了胭脂:“我没病,就是觉得这角色太窝囊,演着憋屈。”
林夏没勉强,转而看向敲鼓的老艺人。指尖搭上脉的瞬间,她皱起眉:“您是不是总觉得心口发闷,像是揣着一块冰?”
老艺人愣了愣,点了点头:“有五年了,尤其是敲到‘法海收妖’那段,就觉得喘不上气。”
“那是因为你心里不认同法海的做法。”
林夏取出随身携带的经络图:“中医说‘心主神明’,你不相信自己敲出的节奏,气血自然就堵了。”
她忽然提高声音:“其实你们每个人的脉相都在说真心话——有人觉得台词太旧,有人想在身段里加些新动作,还有人……”
她看向演小青的姑娘:“你是不是想把武打动作改得更利落些?”
姑娘猛地抬起头,眼里闪着惊讶的光。
那天下午,林夏在排练场办了一场特别的“会诊”。
她让每个人写下最想演的角色,再根据他们的脉象和体质重新分配:给肝气郁结的小生换了个洒脱的侠客角色,让气血亏虚的旦角改演温婉的老夫人,连敲鼓的老艺人,都被允许在传统鼓点里加一段自己创作的节奏。
“就像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
林夏站在排练场中央:“一部戏也要有刚有柔,有松有紧。你们不是在演别人写的故事,是要让角色在你们的血脉里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