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讲故事(第3页)
“这是林美死前录的。”
男人把录音机往桌上一放,梅花发卡在他指间转得更快:“李明最爱听这个,听多了就觉得自己是当年的账房先生了。”
李明突然尖叫着扑过去抢录音机,混乱中碰倒的墨水瓶在地上泼出蜿蜒的线,像一条黑色的河。
林夏看见那些墨水里浮出无数细小的字迹,都是“听”字被拆解后的笔画,在地上拼出老酒厂的地图,酒窖位置赫然标着“陈”字。
“你爷爷是陈记酒厂的账房?”
林夏突然按住男人转发卡的手,金属背面的刻痕在他掌心印出清晰的“陈”字,“1995年那场火,烧掉的不只是酒厂吧?”
男人的笑容僵在脸上,发卡“当啷”落地,滚到李明脚边。
青年捡起发卡的瞬间,突然停止挣扎,眼神清明得像被水洗过:“我想起来了!这是我奶奶的发卡!她总说‘听故事要带秤,不然会被人当秤砣卖了’。”
录音机里的笑声突然变调,变成女人凄厉的哭喊,夹杂着铜哨尖锐的鸣响。林夏抓起桌上的碎片,发现每张纸上都印着淡青色的胎记,拼凑起来正是舒老手腕上的图案。
“故事该结束了。”
她将碎片按“听”字结构摆好,墨水里的字迹突然清晰——“陈记账册,藏于双梅之间”。
这时手机震动,舒瑶发来新消息,照片里舒老病房的窗台上,那对梅花发卡中间,正夹着半张烧焦的账页。
李明突然捂住头,发出痛苦的呻吟,指间漏出的呓语里,有一个名字被反复念叨:“李根……李根……”
林夏想起李老根跳楼的儿子,想起林美死前说的“穿白大褂的”,突然明白这所有的故事,都在围绕同一个未清的账目旋转。
穿黑西装的男人趁乱摸向门口,却被突然响起的警笛声钉在原地。
赵参谋带着警员冲进来时,林夏正将那对梅花发卡拼在一起,完整的双梅中央,刻着极小的“清”字。
“刚在酒窖找到的。”
赵参谋递过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一本烧焦的账册,某页用红笔写着“听声辨账,双梅为记”,落款日期与林美收据上的“1995年冬”完全一致。
李明抱着头蹲在地上,笔记本从怀里滑落,最后一页画着一个简易的罗盘,指针正对着“听”字的方向,旁边写着一行新字:“明天,有人要讲关于‘说’字的故事”。
林夏的目光落在那行字上,突然想起电梯里男人说的话——老槐树餐厅的服务员,最爱讲三十年前的火。
而此刻证物袋里的账册,某页被烧出的破洞,形状恰好是个“说”字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