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师父刘佳教搭脉(第3页)
师父解释道,“浮脉多在表证,像是感冒发烧初期,脉就浮得明显;沉脉多在里证,比如有些慢性病,脉就沉得深。但也不是绝对的,得结合其他情况看,就像你不能光看叶子黄了就断定树死了,得看看根是不是还好。”
他让林夏拿过旁边的脉案,指着上面的记录:“你看这个病例,病人说头痛怕冷,我摸他脉浮,就知道是外感风寒,开了麻黄汤,几副就好了。再看这个,病人说肚子胀没胃口,脉沉得很,就是里有积滞,得用些消食导滞的药。”
林夏听得入神,忽然明白师父为什么总说“脉是活的”,原来每一种脉象都连着活生生的人,连着他们的病痛和心事。
傍晚时分,师父忽然拿出三个小布包,里面分别装着不同的东西。
“来,考考你。”
他把布包放在桌上,“不用看,就用手摸,说说里面是什么。”
林夏先拿起第一个,指尖刚触到就笑了:“这是山楂,圆滚滚的,还带着点棱。”
第二个包着的东西有点扎手,形状不规则:“是苍耳子吧?外面有刺。”
第三个摸着滑溜溜的,一片一片的:“是茯苓!”
师父点点头,又换了种方式:“现在闭上眼睛,我用不同的力度按你的手腕,你说说哪次重,哪次轻。”
林夏依言闭眼,只觉得腕间的力道忽轻忽重,她凝神分辨着,一一答来。
等她睁开眼,见师父手里拿着个小小的铜秤:“学搭脉就像用这秤,多一分少一分都得心里有数。差一点,脉就认不准;脉认不准,药就开不对,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吴军在一旁帮着收拾东西,忽然想起什么:“师父,您以前说过,搭脉不光能看病,还能看出人的心思,这也是基本功里的吗?”
“那是更高层的东西了。”
师父把铜秤收好,“得先把病脉认准了,才能谈其他的。就像学走路,得先站稳了,才能学跑。不过话说回来,人心影响脉象,脉象也能反映人心,这点你们以后慢慢体会。”
天色擦黑时,林夏帮着师父把书房收拾好,看着墙上挂着的那副“大医精诚”的字,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师父,”
她轻声说,“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教导。”
其实师父刚刚教的这些,林夏早就会了,她只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和师父的是不是一样的。
这时,院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敲得很急,还夹杂着慌乱的呼喊:“刘师父!刘师父在家吗?快救救我家老头子!”
三人都是一愣,师父率先起身往门口走:“别急,慢慢说!”
林夏和吴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夜色里,敲门人的声音带着哭腔,像根紧绷的弦,一下子把院子里刚沉静下来的气氛扯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