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林夏论骨相
小石子的话让屋里瞬间安静下来。林夏看着孩子清澈却带着后怕的眼睛,忽然想起他后颈那些淡红色的疹子。
还有昨夜墙根那阵黏腻的爬行声,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师父把刚煎好的第二副药倒进碗里,蒸汽氤氲中,他的声音听不出情绪:“黑衣服的人长什么样?”
小石子抿着干裂的嘴唇,小眉头皱成个疙瘩:“很高,没有脸。”
王婶“啊”地低呼一声,手里的帕子掉在地上。
吴军赶紧捡起来递过去,刚想安慰两句,却被师父递来的眼神制止了。
“没有脸?”
林夏顺着孩子的话问下去,声音放得更柔,“那他穿的衣服是新的还是旧的?”
“旧的,破破的。”
小石子的手指在被子上划着,“像村里老槐树的皮。”
师父舀药汁的动作顿了顿,随即把药碗递给林夏:“温一温再喂。”
转身往药柜走去,拉开最底层的抽屉翻找着什么。
林夏把药碗放在灶台上的热水里温着,眼角瞥见师父从抽屉里拿出个布包,打开时露出几截断骨,白森森的,像是某种小动物的遗骸。
她心里一动,想起师父昨天说的,林子底下挖出过老骨头。
“王婶,”
师父忽然开口,声音透过药碾转动的“咯吱”声传来,“小石子是不是总说后颈痒?”
王婶愣了愣,使劲点头:“是啊!前几天就总挠,我还以为是蚊子咬的,给他涂了药膏也不管用…刘师父,这跟那黑衣服的人有关系?”
“先把药喂了。”
师父没直接回答,把碾好的骨粉倒进个小瓷瓶里,塞给林夏,“等下混在他喝的米汤里。”
林夏接过瓷瓶,入手冰凉,骨粉的腥味混着草药味钻进鼻腔,让她后颈的汗毛又开始发紧。
吴军在一旁削着竹片,准备给小石子做个简易的枕头,听见这话忍不住问:“师父,这骨头粉能治病?”
“不是治病,是安神。”
师父用布擦着药碾,“这是后山老松树下埋的兽骨,晒过七七四十九天,能压惊。”
他看了眼窗外,天色已经暗透,“今晚你们俩轮流守着,要是听见什么动静,别出去。”
林夏把温好的药汁喂给小石子,孩子喝得很慢,喝到一半忽然指着门外说:“他又来了。”
三人同时看向门口,木门关得好好的,门栓也插得牢牢的。
吴军抄起墙角的扁担,声音发紧:“在哪?”
“在门槛上坐着。”
小石子的眼神直勾勾的,“他说…我的铜钱掉了。”
林夏猛地想起白天捡到的那枚乾隆通宝,赶紧从兜里掏出来,攥在手心。
铜钱依旧凉得刺骨,像是块冰。师父走过来,接过铜钱看了看:“吴军,去把院子里的艾草都抱进来,在门口烧着。”
艾草烧起来的时候,冒出浓浓的白烟,带着呛人的辛辣味。
林夏站在门口,看见白烟在门槛前盘旋不散,像是筑起了一堵墙。
她往院子里看了看,西墙根的杂草在风里摇摇晃晃,昨晚听见响动的地方,不知何时多了个浅浅的土坑。
“师父,那坑是怎么回事?”
林夏回头问。
师父正往油灯里添油,闻言头也不抬:“白天吴军挖的,想看看是不是有蛇。”
“挖着什么了?”
“就几块碎骨头渣子。”
吴军接口道,“我扔垃圾桶了。”
林夏心里咯噔一下,想起刚才那瓶骨粉,胃里忽然一阵发紧。
她转身回到屋里,小石子已经睡着了,呼吸均匀了许多,额头的温度也降了些。
王婶趴在床边打盹,眼角还挂着泪痕。
后半夜轮到林夏守着,吴军在旁边睡得正香。
电灯突然忽明忽暗,照得墙上的影子摇摇晃晃。
林夏抱着膝盖坐在床边,听见窗外的风声里夹杂着奇怪的“沙沙”声,像是有人用指甲在刮窗户纸。
她握紧了手里的银针,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
忽然想起师父白天说的骨相学,说是从一个人的骨骼能看出很多事。
她低头看向小石子的手腕,孩子的骨头细细的,手腕处的骨头却比同龄孩子要突出一些,摸上去硬硬的。
“骨为形之本,相由骨而生。”
师父白天的话在耳边响起,“有的人骨头轻,就容易招些不干净的东西。”
林夏忽然明白过来,师父让喂骨粉,恐怕不只是安神那么简单。
她伸手摸了摸小石子后颈的疹子,已经变成了暗红色,不再像之前那样透着黏腻的水汽。
就在这时,门“吱呀”响了一声。
林夏猛地站起来,银针横在胸前,看见门栓自己往上抬了抬,像是有只看不见的手在外面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