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让别人无路可走

省中医协会来的男人递过烫金邀请函时,刘佳的指尖在纸面停顿了片刻。

邀请函边缘压着精致的云纹,可林夏总觉得那男人扶眼镜的动作太刻意,像是在掩饰袖口沾着的药渣——那是种极细的白色粉末,看着像石膏,却比寻常石膏多了点涩感。

“李教授特意嘱咐,”

男人的目光在诊室里转了圈,落在墙角那排贴着红纸的药罐上,“交流会不单是研讨,还要现场考校脉诊。听说二位在村里名气不小?”

吴军正往药碾子里倒苍术,石碾转动的沙沙声忽然停了。

林夏注意到男人说话时喉结动得格外明显,这是肝气郁滞的人常见的细微动作,只是被他刻意压得平稳。

“我们还在学。”

刘佳把邀请函折成整齐的方块,“届时一定准时到。”

男人走后,吴军才低声道:“他袖口那药渣,看着像治骨伤的,可石膏配得太猛,倒像是……”

“像是故意要让病人骨头长得快些,”林夏接过话头,“

却不顾气血能不能跟上。这种治法,乍看见效快,实则伤根本。”

刘佳忽然翻开医案最厚的那本,指着泛黄纸页上的字迹:“十年前,省城里有个姓赵的大夫,就是这么治病的。专做接骨生意,用猛药催骨头愈合,名气倒是大,后来病人纷纷找上门来喊疼,说是骨头长歪了,他却卷着钱跑了。”

窗外的风卷着槐树叶沙沙响,林夏忽然想起沈处长说过,这次交流会主推“速效疗法”。

她摸着脉枕上磨出的包浆,指尖下仿佛还残留着各色脉象的震颤——有的浮如游丝,有的沉似坠石,可再急的病,也得一步一步来。

三日后的清晨,药铺刚开门就涌进群人。

为首的胖婶举着张红纸,上面用墨笔写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却不是给他们的。

“西头新开了家诊所,”

胖婶的大嗓门震得药罐叮当响,“王大夫针到病除,我那老寒腿,他扎了两针就能下地了!”

吴军正往竹篮里装艾草,闻言动作顿了顿。

胖婶去年冬天来的时候,膝盖肿得像发面馒头,脉相沉涩得像堵着团棉絮,哪能两针就好?

“我瞅瞅去。”

林夏解下围裙,刚走到巷口就站住了。西头老槐树下搭着个蓝布棚,棚下坐着个穿白褂的年轻男人,正给人扎针。

他手法极快,银针在指间转得像花,引得围观的人阵阵叫好。

“这是透天凉手法,”

吴军不知何时跟了过来,声音压得低,“看着花哨,实则伤元气。你看那接受针灸的大爷,额头直冒冷汗,嘴唇都白了。”

林夏望着那大爷佝偻的背影,忽然想起张老头说过,这人前阵子刚犯过心梗。

她正想上前,却见那年轻男人抬眼扫过来,目光像淬了冰:“这位同行,是来切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