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风云再起(第2页)

林夏的指尖拂过照片边缘,忽然想起田书记那天说的话:“这些老房子,看着破,可每块砖都记着事呢。咱们拆了容易,再想让后人知道这儿发生过什么,难了。”

“时镇长那边,怕是早有准备。”

刘佳拿起一张记录纸,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老金,你刚才说他把方案报给县里了?”

“不光报了,听说还拉了个开发商,说拆了老宅子能建商场,每年给镇里多缴几十万税。”

老金叹了口气,“好些年轻人都动心了,觉得田书记太固执。”

吴军忍不住道:“那我们得帮田书记想想办法啊。他要是真被调走了,那些老宅子怕是保不住了。”

林夏却看向刘佳,见师父正盯着窗外的石榴树,枝头最后几个红透的果子在风里摇晃。“师父,您觉得该怎么选?”

“选?”

刘佳转过头,菩提子在她掌心停住,“行医的人,看的是病症,不是病人。拆迁的利弊,就像药方里的君臣佐使,得看哪个更能治东黎镇的根。”

她把记录纸推给林夏,“你明天去趟东黎镇,别先去找田书记,也别见时镇长。去老宅子转转,跟那些老人聊聊。”

“聊什么?”

“聊他们夜里睡得香不香,冬天膝盖疼不疼,家里的药够不够吃。”

刘佳的目光落在林夏脸上,“记住,人心比报表准,病痛比口号真。”

第二天一早,林夏提着药箱往东黎镇去。

秋阳把路两旁的白杨树影拉得老长,风卷着落叶打在鞋面上,沙沙作响。

快到镇口时,遇见个挎着竹篮的老太太,篮子里装着刚摘的山楂,红得发亮。

“姑娘是来看病的?”

老太太眯着眼打量她,“是田书记请来的吧?”

林夏笑着点头:“您怎么知道?”

“这阵子就他惦记着我们这些老骨头。”

老太太往镇里努努嘴,“时镇长带的人昨天还在巷子里量房子呢,说下月初就动工。我那口子气得半夜没睡着,咳得直喘。”

林夏跟着老太太进了老宅子区。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墙根下晒着南瓜干,几个老头蹲在槐树下下棋,棋子拍在石桌上砰砰响。看见林夏,都停了手。

“这不是上次来义诊的林大夫吗?”

穿蓝布衫的老头认出了她,“田书记让你来的?”

“来看看大家。”

林夏放下药箱,“张大爷,您上次说的高血压药吃完了吗?”

围着的人渐渐多了,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说的是头疼脑热,话里却都绕不开拆迁的事。

林夏一边给人搭脉,一边听着——李婶的儿子在外地打工,想让她搬去县城住,可她舍不得院子里那棵养了三十年的石榴树;

王大爷的父亲当年就是在老宅子的医疗队里治好伤的,房梁上还刻着当年的住院号;

最年轻的也六十多了,说老宅子的巷子窄,救护车进不来,其实也盼着能修条宽点的路。

摸到第五个人的脉时,林夏心里渐渐有了数。

这些老人不是反对变化,是怕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念想被连根拔起。

就像刚才给李婶搭脉,她脉象浮数,显是心火盛,可指尖却一直摩挲着袖口——那袖口上绣着朵石榴花,跟院子里的树一个样。

正说着,巷口传来摩托车的声音。时镇长穿着挺括的西装,从车上下来,身后跟着两个穿制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