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莫名的电话(第2页)
这是“肾气将竭”的舌象,前夜老妇人的养子就是这样的舌象,当时她还叮嘱老妇人要赶紧给孩子调补,没想到现在自己也染上了。
林夏用指腹轻轻按了按左右耳垂,左耳的温度明显比右耳低,指尖甚至能感觉到一丝细微的凉意——这是“气机被扰”的征兆。
养父常说,人若与某地某物气场相连,一旦那边出了变故,身体就会有感应。这么说来,养父的墓地出事,已经影响到她了。
她不敢耽搁,从书架上翻出一本泛黄的《地方志》,里面记载着丹村的来历。
原来丹村早年不叫丹村,叫“断舌村”,百年前出过一场大事。
据说当时村里有个懂舌诊的人,不甘心只给人看病,竟琢磨出一套“观舌炼魂”的法子,想通过舌象窥探天机,逆改生死。
结果不知触怒了什么,一夜之间,全村人的舌头都像被刀割过一样,裂成了好几瓣,鲜血顺着嘴角往下淌,最后全都血尽而亡。
后来官府派人来查,只在村口立了块石碑,刻着八个字:“舌不可观,观则命折”,还把村名改成了丹村,想压下这段旧事。
林夏盯着书页上石碑的拓片,突然愣住了——那八个血字的笔迹,虽然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模糊,可笔画的走势、起笔收笔的力道,竟和《舌诊心法》残页上养父的朱批一模一样。
她赶紧把残页拿过来比对,果然,“观”字的最后一笔,“折”字的提钩,都带着同样的顿挫感。
难道百年前那个引发“舌祸”的人,和养父有什么关系?
这时,世玉端着早饭走进来,看见她脸色发白地坐在桌前,连忙放下碗:“师父,你怎么了?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林夏把那通电话的事说了,又指着书页上的拓片:“你看,这石碑上的字,和我养父的笔迹一样。还有我刚才看舌象,舌根有黑晕,左耳还发嗡,这是气场被扰的征兆,我必须去丹村看看。”
世玉皱起眉:“可那电话来得太蹊跷了,对方知道你养父的事,还知道你的名字,说不定是个陷阱。而且老宁虽然被抓了,可那个变成尸煞的林家祖先还没找到,这时候你离开,万一……”
“我不能不去。”
林夏打断他,指尖轻轻抚过《舌诊心法》的封面,“养父当年救过我的命,他的坟被人动了,我要是不管,心里不安。再说,这通电话说不定能解开养父的身世之谜,还有林家舌诊术的源头——你忘了陈先生说的,林家的舌诊术早就走偏了,我总觉得养父知道真正的舌诊术是什么样的。”
世玉还想劝,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是林家老妇人。
她手里拿着一个旧布包,递给林夏:“我听说你要去丹村,这个你带上。”
布包打开,里面是一面铜制的小镜子,镜面磨得很亮,边缘刻着一个“金”字,背面却有一道新的刀痕,刻的是“林”字。
“这是你养父当年落在我这里的,他说过,‘金’字当断,‘林’字当立。你去了丹村,凡事多留个心眼,别再回来了。”
林夏握着那面铜镜,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指尖传来,心里突然一酸。
她知道老妇人是担心她,可她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
收拾好行囊,吴军和苏晴也赶了过来,听说她要去丹村,吴军立刻说:“我跟你一起去,丹村偏僻,路上不安全。”
苏晴也点头:“我懂些急救,万一遇到什么事,还能搭把手。”
林夏没拒绝,她知道这一去肯定不简单,多个人就多份照应。
四人坐上车,林夏回头看了一眼林宅,晨光里,老宅的飞檐翘角像一把把锋利的刀,透着股说不出的压抑。
她攥紧手里的铜镜,突然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只想查清身世、治病救人的医者,而是被推到了某个漩涡的中心,必须扛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