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窃命(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奴才舍不得您啊!”那圆润太监伏地大哭,悸动不已。
 




    余初晏:……男的就算没了根,也这么爱演。
 




    “不准哭!”她抬腿就是一脚。
 




    可不能被这群人牵着鼻子走,她要重新掌握主动权。
 




    “帝王之命与旁人不同,旁人被窃命死了就死了,顶多窃命之人死后下到无间地狱,而帝王若是被窃命,国运也将被影响,轻则国家动荡……”
 




    重则国被覆灭,民不聊生。
 




    青渊帝理解余初晏未尽之语,他赵家从乱世之中夺取权柄,于江南一亩三分地一砖一瓦重建百姓家园,安宁不过五十年,又将要陷入战火之中了吗?
 




    太子还未及冠,两位皇儿也才总角之年,他又该如何从困局中脱身,为妻儿、为百姓撑起国祚。
 




    余初晏收起了刀,随意把完两下,道:“我确实有办法逆转窃命之阵,但,我凭什么帮你?”
 




    这老龙几息前还想杀她,万一帮了他,转头解决了,又捅刀子怎么办?
 




    逆转术法实施起来复杂又麻烦,还耗费灵力,她才筑基,灵力耗尽后任人宰割怎么办?
 




    余初晏心中考量众多,她才不傻,老龙死了,赵景泽当皇帝,她换个国家换个太子吸就是了,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你当如何?”青渊帝放软声音,帝王骄傲让他无法像下属般屈膝,但为保社稷,他还是低下了头,“无论……小仙想要什么,朕当举国之力完成,只要能够破除诅咒。”
 




    余初晏不如何,她单纯不想救,横竖不是她窃取龙脉,天道再怎么样也罚不到她头上。
 




    念此,屋外忽然传来雷声阵阵,巨大的轰鸣让天瞬间暗沉无光,宛如黑夜。
 




    余初晏:……不是吧,老天要将这算在她头上?
 




    这狗屁天道!
 




    一道雷猛地劈中屋顶上的脊兽,惊雷在耳边炸响,众人皆惊慌,唯有余初晏一脸倔强,傲然瞪视屋顶,有本事劈死她,她死都不救!
 




    青渊帝颓然,他本可坦然接受死亡的命运,绝望之中却看到希望,只是这希望似乎被他掐灭在了手中。
 




    良久他对余初晏道:“你走罢,先前是朕之过,万不该跳过律法,直接动手诛杀于你。国难将至,只盼小仙能看在太子赤忱之心的份上,将来危难时刻帮他一把。”
 




    说罢真就不再看余初晏,下令让宫人收拾残局,转身离去。
 




    太傅欲言又止,李熹丛心有不甘,大内高手又重新隐没黑暗之中,总管太监哭哭啼啼跟上皇帝。
 




    唯留下余初晏与一地狼藉。
 




    窗外天雷滚滚,雨下得很大,余初晏于廊前张望了会,御驾步履匆匆,看方向应是朝着凤仪宫去了。
 




    小太监过来,躬身递来一把油纸伞,只道步辇已经等在殿外。
 




    太傅父子没有坐步辇的权力,接过太监手中的伞后,准备走着离开。
 




    太傅忽然问道:“是老身高攀,却也曾受过小仙高堂一拜,老身可否知晓小仙从何处而来,又要去往何处?”
 




    太傅口中一拜,确有此事,大婚那日余初晏装作晓蓉,替她拜别了父母。
 




    虽说李熹丛是小人,太傅对她还算不错,余初晏想了想回:“我从玉虚山而来,既然晓蓉已经回来了,想来我也不会在青渊国久待,下一站大抵是天启国。”
 




    听到玉虚山,太傅却是变了脸色,忙追问:“玉虚山?!小仙与国师……无双大人可相识?”
 




    -
 




    雷声未曾停歇,李家父子行走于宫墙之间,寒意顺着袍角浸染身体,今年的冬天怕是比往年要更冷上几分。
 




    李熹丛眉间染煞,也不顾宫中隔墙有耳,沉声道:“既然妖女知晓救助陛下的法子,为何陛下不全力拿下她,用手段逼她破除,反而放她离去?”
 




    李太傅一脸惊骇,“此话不可再说!以后更不可对小仙不敬!待明日,整理些礼单,去向小仙赔不是。”
 




    李熹丛还年轻,未曾见过修真者扰乱凡间之势,那强悍到可以改天换日的力量,将万物视为蝼蚁的傲慢。
 




    若非国师拯救苍生于水火之间,哪有如今三国鼎盛,百姓安居乐业之景。
 




    小仙是国师之徒,与青渊国关系匪浅。今日哪怕他们逼迫在先也未曾伤过任何人,陛下想必也是抱着与其交好的心态,放任她自行离去。
 




    李太傅心中忧虑,如今又有修真者暗中掀起混乱,这一次,没有国师的他们,又该如何度过这般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