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随舞挑战(7)(第2页)
“其实无论是选秀本身,还是未来出道后的男团,cp的热度……还是挺有用的。”
燕峤提醒道:“不知道你们来参加节目前有没有了解过,我在BKL听得不少,等团体出道后,我们估计要就这个话题再深入讨论。”
这些话他原本没打算在节目结束前说,但恰好聊到这个话题,说两句也无妨。
反正在场的三个人,无论是燕峤自己,还是昆廷或温新意,都自始至终保持在前五名。不出意外,他们仨肯定能出道,未来注定要当两年的队友。
燕峤12岁和BKL签约,他对男团发展路线的感触颇深。早年偶像文化刚兴起时,BKL更注重团体实力的培养,在出道后的话题营销上也是以舞台实力、专辑销量以及奖项成绩为主。
那时候的男团女团堪称全员特种兵,人均全A练习生,且每一代都会诞生一个真材实料的顶流。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BKL对营销套路运用得越来越纯熟,偶像产业高度商业化,公司追求快速回本和盈利,以至于练习生训练周期被大幅度压缩,导致基本功训练时间不足。
早年的男团女团中还能出现一些天赋异禀、才情绝佳的“艺术家”。
但近几年公司更倾向于将偶像团体视作快速变现的商品,核心竞争力从唱跳俱佳的“硬实力”转变成颜值、人设、综艺感、话题度、粉丝运营能力等“软实力”。
在公司看来,只要能吸引粉丝,产生流量和销量,唱跳实力并不重要,再强也顶多作为锦上添花的褒奖,再弱也有粉丝乐意买单。
BKL总结一代代男团女团的发展经验,最后发现,与其在练习生身上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去打磨实力,依靠音乐节目打歌舞台和作品实力出圈,不如通过综艺节目、影视剧、社媒营销、时尚资源、甚至绯闻炒作等捷径,都能更快走红。
所以对于网上那些“BKL男团吊打选秀团”的言论,燕峤内心不以为然,还有点想叹气。
以前的男团当然能吊打,但新一代的男团,特指BKL第七代,真就半斤八两。
如果燕峤没有主动退出,转而报名男团选秀,那么燕峤就是七代男团里培训时长最久、基本功最扎实的成员。
不夸张的说,以他的实力,放在那个团绝对是最优秀的一档。
倘若按以前BKL对男团成员的路线规划,团体概念核心以及资源都应该朝燕峤倾斜,因为他是最强的,各方面素质都是最突出的。
可惜啊,时代变了。
没人能抵抗时代发展的浪潮,昔日设想的反抗只是蜉蝣撼树,以卵击石,他如今能做的仅仅是顺应潮流。
燕峤低声道:“我来节目前打听过星河娱乐的一些消息,他们除了钱什么都没有,说白了就是一群草台班子。”
“我之前想着,等我们出道后第一件事就是和星河的老板开会商讨,不能把团体发展计划都交给他们安排。”
他试探性地举了个例子:“比如,在正式出道后,我们暂时不急着接通告,先闭关培训一段时间,把大家的默契和平均实力尽可能提上来,否则我们的唱跳实力会一直被当成靶子攻击审判。”
如果选秀节目一结束,星河娱乐为了续上决赛热度、挣这笔快钱而急于安排他们跑密集通告,其实对团体未来发展并不利好,粉丝的期待和包容总有耗空的一天。
虽然大公司对团体成员实力并没有过去重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七代团的实力再拉垮,也能吊打刚出道的选秀团。
燕峤对BKL犀利狠毒的营销心知肚明,他知道选秀团在实力上的弊病注定会被拉去与七代团做比较,他们可以弱一时,但不能一直弱。
所以,决赛出道后,他们需要时间磨合,至少要花三个月来同吃同住共同创作和训练。
站在星河娱乐的角度,肯定不赞同留这样一段空窗期,简直是暴殄天物,浪费节目决赛的滔天热度!
不过嘛,假如这档节目能捧出一位热度断层、粉丝激增速度可怕的预备顶流,那么所谓的空窗期,反而可以扭转为饥饿营销。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哪怕是燕峤都没想到这一步,毕竟都断网了,谁知道节目有多火,练习生有没有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