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俦伯瑞

12. 第 12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莱两河自动分成南北两条水道,自然是因为地利原因,中间群山阻隔,要克自然造化之功开河是万分困难的,这还不是最关切的地方,最关切之处在于有了水道,便要有水,那水从哪儿来?
 




    山中不是没有水,但是不够行船,更不够刷沙,在河水不够湍急,无法束水刷沙时,一旦河沙侵入河床,必然导致沿岸成灾。这些都要仔细考量清楚的事情。
 




    可是刚刚元辅正因徐璠之事提点过张居正,这时若是张居正提出反对意见,岂不是有意与元辅争持了,可若是因自己与元辅的关系紧张,就轻置国事于不顾,这决不符合张居正勇敢任事、豪杰自诩的性格。
 




    于是张居正正色提议道:“开通胶莱两河,缩短海运的思路很好,只是我们在内阁,并不熟悉当地水文特色,水利工程不比其他,欲为一事,须审之于初,务求停当,及计虑已审,即断而行之。不如,先期派个人去查看一下当地情况。”
 




    高拱瞬间警醒起来,微微眯了眯眼,问道:“太岳推荐何人?”
 




    张居正似乎并没有听出高拱语气里的异样,反倒镇定地说道:“胡槚如何?”
 




    胡槚是工部给事中,是高拱的人,但是这个胡槚也是个有定见、不唯上附和之人,派这人去勘查河道,更能够客观的反应问题。
 




    元辅上位后,大肆撤换了科道言官,所以垣台多是高拱门生故吏,所以请这个人去,元辅也能放心。
 




    果然高拱点头,沉吟片刻赞同道:“老成之言。”
 




    张居正还待就开河勘查一事再说两句,却一眼瞥见乾清宫大珰孟冲匆匆而来,遂止住话头。
 




    孟冲来传皇帝口谕,让高阁老去乾清宫见皇帝。
 




    高拱于是急忙跟着孟冲往后宫走去,张居正倒是并未下值回家,反而踅身回到了值房书案前,朝手上呵了呵气,见砚台上墨已干,再滴了些水进去,将墨放烛台上略烤了烤,油烟墨条掺杂了腊梅蕊,研开后黑浓油亮、又暗香浮动。
 




    张居正指节冻得微微泛红,屈伸之间似有梅香萦绕不去,手撼梅花露研墨,醉将吟笔蘸清寒,执笔写信给胡槚:
 




    新河之议,原为国计耳。……始者建议之人,意差甚美,其说虽不售,固亦无罪也。
 




    始虑新河水泉难济,臆度之见,不意偶中。……盖天下之事,非一人一家之事,以为可行而行之,固所以利国家;以为不可行而止之,亦所以利国家也。
 




    此翁之高爽虚豁,可与同心共济,正在于此,诚社稷之福也。
 




    【选自《张太岳集》,张居正写给胡槚的原文】
 




    给胡掌科去信后,略沉吟,遂又写了一份信寄给了自己的门生,现任山东巡抚梁梦龙,给自己学生去信,遣词用句更觉直白:
 




    胶莱新河,始即测知其难成,然以其意出于玄翁,未敢遽行阻阁,故借胡掌科一勘,盖以胡固玄翁所亲信,又其人有识见,不随众以为是非,且躬履其地,又非臆料遥度者,取信尤易也。
 




    【选自《张太岳集》,张居正写给梁梦龙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