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俦伯瑞

33.第 33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国朝二百年,有谁一上任就怨声载道的?”
 




    李氏恍然,“没错,他这掌印才当了几天,是贤是愚且看不出来呢!哪里就招得天怒人怨了?”
 




    “怕就怕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姐姐是说,他们针对的不是冯保。而是针对,我?”李氏蹙起烟黛色的眉稍,忧心忡忡地自问道。
 




    陈皇后见她惊惧,忙伸手拍了拍她,摇头道:“不一定。”
 




    李氏一双妙目睇过来,眼神催促着。陈皇后不疾不徐道:“有可能不是为了一个人,而是为了某件事。冯保当上掌印,是咱们当时商量后,皇帝下的中旨。这皇帝的中旨绕开了内阁,阁臣会答应么?这不是平白削去了阁老权柄么?”
 




    “对对对,姐姐说得在理。”李氏恍然,“难怪高胡子这一出出地闹事,原来症结在这里!枉费先帝如此信任他,命他辅政社稷,就为了这点儿事儿,他就想要另立周王为帝,真是岂有此理!”
 




    皇后闻言大惊失色,“另立周王为帝?怎么会?!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先帝龙驭那天,冯保说高胡子在内阁值房公然称十岁孩子如何为君王?!欲要立周王为帝。我听了此话简直气得倒仰!”
 




    “果有此事?”皇后听了这话更觉不可置信,向四周打量须臾,问:“冯保呢?怎么不在此。”
 




    这时崔姑姑端着一盘碧玉香瓜缓缓而来,按品将瓜果、点心恭恭敬敬地呈上,听到陈氏的问话,忙蹲身施礼答:“回娘娘话,冯公公在司礼监值房中偷偷抹眼泪呢!一时仪容不雅,不好来见主子,便吩咐奴婢将文书带来。”
 




    陈氏听了这话,倒是叹了口气,唱了句曲词:“‘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也是难为他了。”
 




    见崔姑姑招手,漆盘盛着的一叠书稿呈上来,李氏不由得显出三分不耐神色:“这是什么?又是六科弹劾的奏疏?”
 




    近前来看,却不是奏疏,馆阁体恭撰:《<资治通鉴>直解》,臣张居正谨奏。
 




    “这是?”李贵妃奇怪地问道。
 




    一直在旁听默不作声的朱翊钧跳下榻来,兴致勃勃道:“这是给我的。那天我读宋朝司马公的《资治通鉴》,十分不解,为何在汉晋之交,司马公立《魏纪》,而没有《蜀汉记》、《吴纪》,就写了问题,让冯大伴递给了张先生,这应该是张先生的回信。”
 




    朱翊钧好奇的拿起那一摞文书,“咦?怎么这么多?张先生是给了我一整本书么?”
 




    说着就翻开来看,只见正文节录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元末大事,各各加以讲解、句读校勘,而且对重要人物、名物制度、生僻语词加以简明的注释,并撰写了评议。
 




    全篇字迹工整,语言简练凝实,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简直是为十岁孩子量身定做的教科读物,朱翊钧不由得有些震撼,自己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收到过如此奢侈的礼物!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