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俦伯瑞
52.第 52 章(第3页)
今皇上以冲妙之年,每日戴星而出,不朝即讲,臣等待罪辅弼,惟兢兢业业,勤慎恭肃以侍上,不敢于一刻偷安。此等臣僚,乃高卧私家,徜徉偃仰,于心独安乎?
臣请将失朝此一百一十九员,通送法司,问拟应得罪名。或原其初犯,估量加罚治,以后如再怠肆不悛,容臣等请旨重处!”
“张先生请起!”朱翊钧一个眼色,冯保忙上前将张居正扶起,朱翊钧仔细将张先生的话在心里砸么了几遍,难怪人家是首辅呢!
第一句先揽下责任、消弭上司气愤的情绪,然后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汇报工作,情绪层层递进,既不动声色地夸奖了皇帝,又贬损了失朝的官员,还连带夸了一下自己的勤奋,最后给出了两种方法以供选择,顺道轻描淡写地求了情,一举多得、一箭多雕,真难为他如此机敏。
这要是换成朱翊钧,就是把这回禀事先写出来,背也要背上一个时辰。朱小皇帝在心里长叹一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是没的道理。
“若非先生求情,这些失朝官员必重治!新宁伯谭国佐等一百一十九员,姑且罚俸三个月,各衙门堂上官,都要照例身率所属,精勤修职,昇散须有定时,若有下回,定然重处!行了,朝参吧,朕冲龄德薄、不通政务,江山社稷要紧,先生每要尽忠为国,多劳先生了。”
“臣不胜惶恐之至!愿苟利社稷、嫌怨不避,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也。”张居正忙行礼俯身奏对。
先前举行京察,五品以下的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四品以上的责令自陈,众人上自陈不职疏,皇帝若用,则恩免留任,若不用则随之罢黜,好一个恩出于上、责归于下!
吏部尚书杨博率先出列,恭敬呈上自陈起罢疏:恐妨贤路,遂奏乞骸骨归田养老。并吏部左侍郎魏学曾、吏部右侍郎刘光济的自陈起罢疏一同交给冯保,另外还有其他人的自陈,如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左佥都御史陈省、工部尚书朱衡一干人等。
朱翊钧接过奏疏,看看冯保,又瞅一眼张居正,两人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没人给自己任何提示啊?
刚刚熟悉明朝政务的小皇帝尚不太了解朝廷典例,明朝中枢是二元制,吏部尚书的地位本在内阁大学士之上,即使在入阁就相当于拜相的今天,天官之权也始终不曾落于内阁之下,吏部尚书即使路遇大学士,也照例不避道的。
这种情况下,杨博的去留,张居正是不能置喙的,小皇帝只好清一清嗓子,道:“杨太宰硕德之臣,朕冲龄践祚,朝中正需要卿等老成持重之人,卿年齿未衰,岂宜退位?此奏疏不准。”说罢点点头,表示自己说得对,就该是如此。
张居正暗暗挑一挑眉,这话听起来好生耳熟,他记得自己曾说过:“今以幼主当阳,而朝多长者,岂非盛世乎?”主上与自己心有灵犀,这种感觉让他有些骄傲、又有些自豪、还有些许洋洋得意,十分美妙。
杨博出列恭敬奏曰:“臣虽菲才,既蒙圣恩,自当竭力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