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010.孟菲斯烧烤:

    前任魔王拜蒙,就是那个丧心病狂要拉着全世界一起毁灭的魔王,曾在临死前混合着自己的血与肉,在焚身的大火中绝望又不甘的诅咒尼德霍格,诅咒他会孤独终老,永永远远的只有他一头龙,哪里也无法融入,哪里也没有归处。
 




    “没有人会爱你,没有人会理解你,也没有人会真正的与你一样,你注定是那个被远古巨龙抛弃的弃子。”
 




    就像它们抛弃了艾斯特尔。
 




    艾斯特尔是只存在于上古时代的一种魔法植物,据说深受众神的喜爱,在空中美轮美奂,宛如亿万星海。
 




    这种植物的生长方式十分独特,一生都在漂泊,就像蒲公英一样。只不过蒲公英是在随风飘散,把自己的种子洒向远方。而艾斯特尔却很少会选择扎根在某处,也不在乎种族的延续,只是就这么随便的生长,再随便的死去。
 




    在新文艺时期,艾斯特尔曾风靡大陆,因为远古巨龙普雷尔族很喜欢用它们指引方向。
 




    没有人知道远古巨龙是怎么做到的,但每次他们出场,必然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金色光点,一度引得无数人竞相模仿。
 




    但成也巨龙,败也巨龙,在这群胆大妄为到敢挑起神战并且还真的赢了的疯子消失之后,艾斯特尔也不知不觉在大陆上绝迹了,甚至被学者称为神话中的植物,是不可能存在之物。
 




    有人觉得它是能引路的智慧象征,也有人觉得它预示着居无定所的不祥。
 




    好比魔王拜蒙相信的就是后者,他诅咒尼德霍格死时,身边除了艾斯特尔,什么都不会剩下。
 




    作为被诅咒的当事龙,尼德霍格对此唯一的想说的就是,我为什么要在乎有没有人爱我?我是龙啊。
 




    那个只会犬吠的傻逼魔王真的该好好进修一下他的脑子。
 




    可惜,他没机会了,毕竟他已经死了。
 




    死在了尼德霍格的烈焰之下。
 




    之所以现在又提起这段没什么意义的往事,是因为尼德霍格最终还是选择了带队前往神庙遗址,阿丽娜说曾有冒险者在那边目击到了传说中的艾斯特尔在飞舞:“能被远古巨龙认证为是智慧的象征,应该挺符合你的要求吧?”
 




    阿丽娜如是说。
 




    尼德霍格对于这个回答十分满意,当下就决定从提马亚特半岛登陆,那里是离神庙所在的哭泣悬崖最近的地方。
 




    如果它还在那里的话。
 




    作为传说中万神陨落之地,裂界森林地形复杂莫测,其空间的不稳定程度和混沌深渊有的一拼,只不过混沌深渊的不稳定是随时随地乱开门,对进入其中的一切生物和物品进行绞杀,而裂界之森的不稳定则是不断的地形变动,让人不自觉就会迷失其中。
 




    有专门研究裂界之森千百年的学者给出过解释,裂界之森看上去是一个整体,实则被分为了大大小小、成千上万个不等的地块,这些地块就像魔方一样,会进行没有任何规律的移动与重新整合。
 




    也就是说,你今天所在的A点有可能还在森林外围,明天一觉起来,就已经去了森林的中心。
 




    这些地块小的有可能只有几平方,大的则会像精灵族的卡巴拉之森那样覆盖万里。
 




    而每一个地块的变动都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天天变,有的千年都不会动一下,当你以为它是固定在那里的锚点时,它又会冷不丁的来个大的。
 




    不管用何种魔法手段,亦或者是从上空往下俯视裂界之森,都是无法透过遮天蔽日的树冠看到那下面真实情况的。哪怕是世代生活在这片森林里的精灵,也不会轻易离开卡巴拉之森的边境线。
 




    这也是阿丽娜建议先去泉水神庙的原因,大迷宫和暗精灵随时都可以再找,但这种忽然出现的神庙很可能在下一次移动后又忽然消失,再难找到踪迹。
 




    作为精灵世代生存的森林,如果你觉得这里是一片什么圣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也许精灵生活的卡巴拉之森还可以用遗世而独立来形容,但在卡巴拉森林之外就只剩下了波谲云诡的危险与异常。
 




    这里常年被不见天日的高大树木所笼罩,在时不时不知源头的怪异叫声中,氤氲的云雾不断荡漾开来,让空气的潮湿仿佛随时能够拧出水来。
 




    而闷热潮湿,只是这趟冒险中最不值一提的部分。
 




    龙族的捕猎队这一回十分幸运,泉水神庙还在哭泣悬崖陡峭的山壁之后,没有丝毫的移动。混合着腐殖土的腥气,魔法花草的幽香,以及某种难以名状的古老气息,一座被藤蔓和苔藓爬满的神庙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在黑色的溪水边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