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吃瓜吗?保真[北宋]桃源李
11. 砸场子(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光中落荒而逃。
见陈掌柜走了,看热闹的人也渐渐散去。
那瘟神终于走了,马老板长嘘一口气,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他胳膊支在椅臂上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让账房拿来一个算盘:“梁小娘子,今日我可都是为了救你啊!亲兄弟明算账,这帐还是得理一理的。”
他那粗短的手指拨弄着算珠,在算盘上上下飞舞:“今日毁损印刷小报两百张,成书十份,共计四十两。折损两张上好的黄木椅子,每张椅子一两银子。印刷的胶泥和铁板,就算你十两银子吧,再加上这几日的误工费,一共算你七十两银子。这些可是要从你后期的小报赚的钱里面扣的啊。”
马老板算起账来毫不心软,他自觉今天这一切都是为了遮掩梁悦乐见小郎君的身份才造成的损失。噼里啪啦的,三下五除二就给梁悦又来了一笔负债。
此时正值北宋,汴京报房与书肆早已流行起更为高效便捷的活字印刷术。它由北宋毕昇发明,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录制作和使用过程。其主要办法就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上面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的厚度与铜钱边缘一般,再用火烧硬。取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的混合物用来固定胶泥活字,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也就是一页。排好版以后,用一块平板将字面压平,再在字上刷上墨,覆上纸就可以压出字了。(1)
活字印刷的效率远比之前的雕版印刷要快上许多。连沈括都说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因此各个报房和书肆早早地便开始引用起活字印刷。
那陈掌柜竟将马氏书肆的胶泥和铁板给砸坏了不少,相当于损毁了他们的直接生产力。因此他还得重新去购置一批新的,不仅影响了小报的印刷,还影响了马氏书肆日常的经营。
梁悦有些无语,虽说今日这损失确实与她脱不了干系,但是这马老板可真是个奸商呀,居然全部推到她身上,好歹他也是这汴京轶事报的合伙人,损失起码五五分吧。
不过经此一事,梁悦也吸取了教训。自她穿越以来,总以为定能用现代的经验将这小报办的风生水起,但是没想到这一路也有如此多的波折。设备没有,全靠她跟;马甲难保,苦主上门。
像蒋鹤鸣这种,虽然是上过几次汴京轶事报,反而让他在一众闺阁女子中人气更旺。而且蒋鹤鸣不愧是端方君子教育下成长的北宋栋梁,并没有真的与她为难,一般见识。也可能是人家贵人事忙,不与他们这般蝼蚁计较。
看来这以后要调侃就调侃成功的那部分人,比如蒋鹤鸣这种。
这柿子还得挑软的捏嘛(啊,不是)。还是挖名人的八卦性价比高,风险更低,收益更好。
但是要是去挖名人的话,光她一个人跑来跑去也是不顶用的。得发展出更多的线人和探子,组建起更专业的团队,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啊。
想到这,梁悦看向马老板笑得温柔。
马老板慢里斯条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只见眼前的梁悦盯着他笑,笑得他后背发寒。
“你、你笑什么?”
梁悦伸出了一只手,朝他五指摊开。
“欠你的银子先欠着,但是眼下想继续发财你需要追加投资。”
马老板闻言,手一抖,茶水洒了一身。
这小娘子是财神爷吗?这分明是无底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