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后天誉旭日

第十章(第3页)

 少华无奈地笑了笑,说:“你妹妹真不懂事……”说完,跟着建萍,一起出去。

 晓月见少华出来,冲着姐姐扮鬼脸。少华笑着问她:“晓月周末不去看电影吗?”

 “刚看完《独自等待》,有点意思。”

 “我听同事说过,夏雨和李冰冰主演,又是三角恋,你爱我,我爱她,最后谁也得不到。”建萍接话道。

 “一般渣男都是这样。若是我,早就甩他了。”晓月一脸不屑地说。

 自从工作后,就与大山为伍。生活闭塞,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对于娱乐信息,更是插不上话。少华只能听她们两姐妹不停地叨叨。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既然选择了做工程,这种充满男性元素的工作,就要与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作别,守得住寂寞,才能开天辟地,委屈自己,方便千家万户。

 两姐妹聊完电影,又转到穿衣打扮,反正有聊不完的话题。少华插不上嘴,干脆进厨房做饭。说是厨房,其实很简陋。不过两三平米,摆着一张长条桌,上面放个煤气灶,旁边是电饭煲。连切肉的地方都没有,要到阳台去,才有地方放砧板。

 回得匆忙,又因为见到鸿明,心情复杂,忘了买菜。少华翻箱倒柜,才找到几个鸡蛋,还有一些面条,是家乡本地做的。想必是建萍妈妈让晓月带过来的。

 “家里没什么可吃的了,我出去买些菜吧。”少华手里拿着几个鸡蛋,掂了掂说。

 建萍听到,说:“今天中午在医院吃,忘记买菜了。要不我们出去吃吧。”

 少华原本也打算晚上找个有情调的地方吃饭。见到鸿明后,又改变了主意。生活不容易,没有钱寸步难行。若不是炳叔供不了鸿明读完大学,鸿明也不会开出租车。天有不测风云,还是勤俭节约才是持家之道。

 以前用家里的钱,虽不是大手大脚,也不至于现在这样,瞻前顾后。建萍的弟弟妹妹要照顾,结婚也要钱,还想做点事业,方方面面都要用钱,不能不省。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耳闻目睹的都是物质的世界,少华也不可能置身于外,或多或少也受感染。想要的东西多了,欲念大了,钱的重要性也空前提高,精打细算渐渐成为少华的生活理念。

 人,终归要回到现实。无论读书的时候有几多美妙的梦想,出了社会,也要为一日三餐而奔忙。人的第一次成熟,是在毕业后,要独自而对社会,在社会立足。少华一下子长大了。学会安排自己的日常,撑起一片天,在外无依无靠的,钱就是立身之本,口袋有钱,心里不慌。

 没等少华回答,妹妹晓月很快响应建萍的想法,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很久没出去吃饭。我的胃都被清汤寡水搞得没食欲了。”

 建萍笑她是馋嘴的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去吃一餐。少华把玩着手里的鸡蛋,说:“有鸡蛋,可以做萝卜干煎蛋,挺不错的。再出去买点熟食,也可以很丰富。”

 “出去吃吧,吃完可以逛逛街。”建萍对少华说。

 少华其实也不想做饭。但一想到出去吃一餐,便花百多块,又觉得不值。

 “在家里吃吧,外面的不卫生。我出去买菜,你们坐一会先,很快就做好。”

 晓月默默看着少华出去的背影,不解地问:“姐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抠门了?”

 建萍也不明白,平时叫出去吃饭最活跃的就是他,今天怎么转性了。

 “可能是想在家里吃饭,能聊聊天吧。”

 晓月不置可否,转移话题道:“上班工作忙吗?医院里的环境能习惯吗?”

 “还行。刚开始,什么都要学,是有点忙。不过也很充实。”建萍走进厨房,见少华已打好鸡蛋,面条还在储物柜里。

 “要吃面吗?”

 “是我开学时带来的吧?不要,在家里经常吃,看到就没胃口。”

 建萍笑了笑,说:“你嘴这么挑,都不像是农村出来的。”

 晓月撒娇道:“有姐和姐夫,我做妹妹的,当然可以挑点。”顿了顿,又说:“女孩最美好的时光就那么几年,不对自己好点,会对不起自己。”

 “你呀,越来越矜贵。以后到你当家立世就知难了!”建萍教训道。

 “阿姐,你思想还是那么保守。现在又不是六七十年代,适当地享受生活有什么不好。再说了,我那么辛苦读书,考大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吗?”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建萍笑着说。

 两姐妹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都没有错,只是成长的际遇不同,自然有不同的想法。

 少华买菜回来,是一些熟食,外加萝卜干和黄瓜。饭一熟,菜也做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建萍很开心,忙着帮忙添饭。平时一个人吃饭,没滋没味的。难得少华做饭,妹妹也在,就算一个小家庭了。一家人吃饭,才吃得香。

 晓月夹了一块萝卜干煎蛋,边吃边赞:“做得不错,有我们学校对面大排档的味道。”

 “呵呵,不错吧。以前大学,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