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在工地,夜静更深的时候,少华常常会想起他们俩。火生若不是想跟城里的小混混学,向往城里的花花世界,思想崇尚暴力,也不会闯这么大的祸。少华想到了八元店的老板“大飞哥”,也是在中学的时候思想出现了偏差,最终走上歧途。如果火生遇到“大飞哥”,听他讲旧日的故事,或许会懂得克制自己,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人在少年时,都有一股子劲头,活力满满的。爱出风头,希望得到大家的赞赏。社会又充满各种诱惑,各种的思潮,若遇人不淑,结交了不良的朋友,兄弟义气,很容易就会学坏,把暴力当威水,博出位,闯祸是迟早的事情。
少华记得,火生刚进城读书那会儿,放假回家,经赏吹他在学校又认识了哪位大佬,哪位同学家里很有钱,开太子摩托车。城里的女孩打扮怎样时髦,修长的腿……少华也颇有感触。城里的同学,确实与农村的不同,他们眉宇间的自信,聊天的话题都与过往不同。少华也曾经迷茫过,不再像初中,大家同一个镇上的,同学们之间没有太大区别。高中就不同了,城里的和农村考进的,很容易区分,通常也是不同的两个群体,各玩各的。面对这种情况,少华和火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火生想得到别人的崇拜,与小混混在一起,渐渐迷失了方向,丢掉了农村人的纯朴,沉醉于灯红酒绿的世界。
很庆幸,少华遇到了“大飞哥”,从他的身上,少华看到了一个青年的蜕变,以及最后的后果。“大飞哥”的故事,常常让少华清醒,清楚自己的来时路,明白努力的方向。当他思想松懈的时候,会以“大飞哥”作为借镜,重新起航。
人的思想发生偏差,导致走上歧途,火生的遭遇,常令少华静望星空的时候,唏嘘不已,也让他浮躁的心回归平静,守住了寂寞。静下来的少华发现,深山野岭的工地也有好处,让他仿佛穿越到了小时候,在院子里,一边听妈妈讲牛郞织女的故事,一边仰望天空,寻觅那两颗神秘的星星。星星会眨眼,如镶嵌在玉盘中的宝石,常常让年少的少华神往心醉。
在大城市是看不了星星的。林立的高楼,璀璨的灯光,早已掩盖了星辉的微光。每日奔忙,在名利场中打滚,也忘了抬头欣赏星空的灿烂。星空,是留给心平气和的人的。
鸿明是最令少华不舍的。一起读书,一起伐木,接受生活的磨炼。小学到高中,多有交集。即使读大学后,炳叔没出事之前,玩得也很开心。他风趣幽默,总能制造愉快的气氛。这几年,他变了很多,也很少联系少华,想不到会在粤州遇上他!再次相见,在异乡的街头上,少华惊喜交加。惊的是鸿明竟然开起了出租车,喜的当然是他乡遇故知了。少华很欢喜,鸿明却很沉闷。生活的坎坷,早已消耗掉他的热情。
儿时的玩伴,长大后迥然不同的人生。少华除了唏嘘还是唏嘘。
不止一次,在下班后,独坐桌前,拿出当年高中时拍的照片琢磨。风华正茂的少年,什么都写在脸上,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嘻嘻哈哈的。最快乐的是互相泼水,把家乡小河的欢乐都淋在了身上,欢乐也定格在了照片中。少华摩挲着手中的照片,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娑婆世界,原来是这般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