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抗日童谣(第3页)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这道命令根本不可能执行。

 

你越制止吧,这歌谣就传得越广。

 

抓捕行动反而让童谣的力量成倍增长。

 

当一队日军闯进学堂,要带走教唱“抗日童谣”的年轻教师时,十几个学生手拉手围成圈,齐声高唱:“石榴籽,紧抱团,鬼子来了不怕难,你一枪,我一刀,打得鬼子哭爹喊!”

 

周围的百姓纷纷聚拢,用愤怒的目光逼退了日军。

 

石云天站在人群外围,看着孩子们通红的小脸和坚定的眼神,眼眶不禁发热。

 

他忽然意识到,这些童谣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宣传,成为北平百姓反抗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当天夜里,他带着王小虎摸进日军的广播站。

 

当值班的士兵被打晕后,石云天亲自按下播放键,一段清脆的童声瞬间响彻北平城的夜空:“月儿明,风儿静,八路军哥哥快快来。端起枪,扔炸弹,送那鬼子回东洋!”

 

山本大佐在睡梦中被惊醒,听着广播里的歌声,浑身发冷。

 

山本大佐听着广播里不时传出日军暴行的内容,脸色愈发阴沉。

 

他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不仅是几个神出鬼没的反抗者,而是一座用童谣筑成的无形堡垒。

 

这座堡垒虽然无形,却比城墙更坚固,比钢铁更顽强,因为它扎根在每一个北平百姓的心中。

 

山本大佐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他害怕自己真的被这些童谣打败。

 

石云天看着身后被歌声笼罩的北平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而此时的北平城,无数人家的窗棂后,百姓们含着泪微笑着,将孩子搂得更紧——他们知道,希望的火种,正在这些稚嫩的歌声中,越燃越旺。

 

他们知道,终有一天,胜利会像这歌声一样,响彻每一寸土地。

 

童谣的力量,在这一刻,超越了所有的枪炮和弹药,成为了真正的“精神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