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铁血少英雄红阳夕梦
第431章 以逸待劳(第2页)
“日军讲究‘兵贵神速’,一旦听到县城遇袭,必定会倾巢而出。我们只需在不同方向、不同时间点制造声势,让他们摸不清虚实,等他们疲惫不堪、军心涣散时,再发动真正的袭击!”
郑远光沉思片刻,重重一拍桌子:“好!这计妙就妙在‘以虚耗实’,既能拖垮日军体力,又能扰乱他们的判断!”
接下来的三天,石家村仿佛化作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
石云天带领民兵们在通往县城的三条山道上设置隐蔽的观察点,每个观察点配备铜锣和号角;李妞组织妇女和儿童,用竹筒、铁皮桶制作简易扩音工具;王小虎则带着几个身手敏捷的战士,潜入县城周边侦查日军布防。
夜幕降临时,石家村的山谷间总会毫无预兆地响起尖锐的“冲锋号”。
有时是东边的山梁传来密集的锣鼓声与呐喊,有时是西边的树林里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号角。
日军起初如临大敌,连夜调集部队出城支援,可每次赶到时,除了空荡荡的山林和散落的破草帽,什么都找不到。
第三次上当后,小野澄彦气得将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瓷片飞溅:“八嘎!一定是土八路的诡计!传令下去,下次再听到异动,先派侦查小队确认!”
然而,石云天早已算到日军的反应。
当侦查小队小心翼翼地摸进山道时,等待他们的是突然炸响的鞭炮——这些用红纸包裹的“土炸弹”在夜色中迸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配合着漫山遍野此起彼伏的“杀声”,吓得侦查兵抱头鼠窜。
一周后的深夜,暴雨倾盆。
石云天站在村口,看着王小虎带领的小队消失在雨幕中。
这次,他们要执行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在县城北门外的芦苇荡里埋设真正的炸药,同时制造大规模攻城的假象。
“轰隆隆——”雷声与炸药的爆炸声几乎同时响起。
县城方向火光冲天,此起彼伏的“冲锋号”声中,夹杂着木板敲击、铁锅碰撞的刺耳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