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泊湖血战

辞别太湖区域的乡亲,石云天五人带着小黑,开始了向浙江方向的艰难跋涉。

时值寒冬,江南的湿冷深入骨髓。

他们昼伏夜出,专挑人迹罕至的荒僻小径、芦苇荡和丘陵密林行进。

沿途所见,尽是日伪“清乡”政策下的疮痍,被焚毁的村庄废墟,荒芜的田地,以及关卡林立的要道上,伪军和便衣特务阴鸷审视的目光。

南下的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1942年1月10日,在经过数日提心吊胆的潜行后,他们进入了皖南泊湖地区。

这里水网更为密集,湖荡相连,地势复杂。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息。

原本偶尔能见到的渔船销声匿迹,远处的村庄也异常寂静,只有寒风吹过枯芦苇荡发出的呜呜声响,更添几分肃杀。

“有情况。”负责前方探路的马小健突然蹲下身子,低声道。

他敏锐地嗅到了风中夹杂的、若有若无的火药味和血腥气。

众人立刻隐蔽到一片茂密的干枯芦苇丛中。

石云天示意大家噤声,侧耳倾听。

除了风声,隐约还能听到极远处传来的、零星的枪声,以及一种压抑的、仿佛很多人移动的嘈杂声。

“不是大规模的进攻,像是……战斗尾声的清扫或追击。”石云天根据经验判断,眉头紧锁。

在这敌我交错的地带,任何战斗都可能意味着危险。

“要不要绕开?”李妞谨慎地问。

石云天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弄清情况很重要,如果是鬼子在清剿我们的队伍,或许我们能帮上忙,至少要知道发生了什么,如果是别的……也得避开锋芒。”

他们小心翼翼地朝着声音和气味传来的方向摸去。

越靠近泊湖岸边,战争的痕迹越明显,被炮火掀翻的泥土,散落的弹壳,丢弃的破军帽,以及地面上已经发黑凝固的血迹。

终于,在一片地势稍高、可以俯瞰部分湖面的柳树林边缘,他们看到了令人心悸的一幕。

只见湖岸边,一片狼藉。

简易的工事被摧毁,木桩和沙袋散落一地。

数百名穿着灰色军装、衣衫褴褛的士兵,正相互搀扶着,秩序井然地快速向湖区深处的芦苇荡撤退。

他们大多带着伤,绷带上渗着血,脸上写满了疲惫、悲愤,却依然保持着严格的纪律。

队伍中还有不少抬着担架的士兵,上面躺着重伤员。

显然,这是一支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正在突围的部队。

从他们的军装和气质看,绝非日伪军,而是中国的抗日武装。

“是新四军!”王小虎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石云天仔细观察,这支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撤退有条不紊,后卫部队依托地形节节抵抗,显示出极强的战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