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朱祁钰:对了阿依娜大汗,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第九百一十五章 白鹰城议

 

晨光中的西部马场渐渐安静下来,明军的营帐沿着草场边缘扎成整齐的方阵,瓦剌牧民赶着牛羊从营地旁经过时,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那些肃立的哨兵——昨日还剑拔弩张的氛围,此刻已被一种微妙的平和取代。托雅刚送走清点粮草的也平,转身就见朱祁钰与阿依娜并肩站在羊皮卷地图前,两人正低头说着什么。

 

“大汗,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朱祁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几分征询的意味。按照此前的约定,草原上的行动由阿依娜统一指挥,他虽为大明皇帝,却自愿退居其次。

 

阿依娜指尖点在地图上标着“白鹰城”的位置,那里是托雅的都城,也是瓦剌汗庭的所在。“托雅已经被说服了,如今她是我们的人。”她抬眼看向刚走近的托雅,嘴角扬起笑意,“方才也平回报,斡难河沿岸的杜尔伯特部也派人来递了降书,愿意并入瓦剌汗庭。所以这次去白鹰城,咱们的目标不是死战,是用和平方式整合剩下的部落。”

 

托雅心中一暖。她原本还担心阿依娜会用明军的兵力强压各部,没想到竟真的如承诺般以和为贵。“杜尔伯特部愿意归降?”她凑到地图前,指着斡难河的支流说道,“他们部落的首领老桑葛最是固执,去年雪灾时我派人送粮过去,他都不肯松口归顺,怎么突然……”

 

“是朱祁钰的主意。”阿依娜笑着解释,“他让郭将军把收缴的巴彦部粮食分了一半给杜尔伯特部,还承诺帮他们修缮过冬的毡房——老桑葛虽倔,却知道什么对族人最有利。”

 

朱祁钰摆了摆手,语气平淡:“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巴彦的粮仓里堆着三年的存粮,与其放着发霉,不如用来收买人心。”他话锋一转,神色凝重起来,“只是咱们现在手里的兵力还是个未知数。从九月中旬到十月初,咱们虽缴了巴彦的部队,也审判了他本人,但分散在草原各处的残余势力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准。”

 

托雅闻言,脸上的喜色淡了几分:“巴彦的旧部大多散在克鲁伦河一带,那些人都是他当年一手提拔的死忠,怕是不会轻易归顺。还有北边的弘吉剌部,首领塔不台一直观望,既不帮巴彦,也不向我们示好。”

 

“弘吉剌部不足为惧,他们部落人口不过三千,骑兵还不到五百。”阿依娜语气笃定,“真正要防的是巴彦的弟弟别勒古台,此人现在带着残部躲在肯特山,据说还在联系漠北的鞑靼部落,想借兵反扑。”

 

朱祁钰眉头微蹙:“鞑靼若是介入,事情就麻烦了。他们与瓦剌积怨已久,定然不愿看到咱们统一草原。”他转身召来金英,“去把郭登和额尔登叫来,咱们得商量一下进军白鹰城的路线。”

 

不多时,郭登与额尔登便策马赶来。两人刚在毡帐内坐下,郭登就递上一份名册:“陛下,巴彦部的俘虏已经清点完毕,能作战的壮丁有一千二百人,其余老弱妇孺都安置在东部营地。审判巴彦的文书也拟好了,只等大汗和陛下签字。”

 

托雅接过文书扫了一眼,上面罗列着巴彦勾结兀良哈部、屠杀翁牛特部牧民的罪状,条条都有证人佐证。她提笔在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指尖却微微发颤——巴彦曾是也先大汗的得力助手,如今落得这般下场,让她不禁唏嘘。

 

“别勒古台的动向查清楚了吗?”阿依娜问道。

 

额尔登躬身回道:“回大汗,斥候回报,别勒古台在肯特山扎了临时营地,还派了使者去鞑靼的阿鲁台部。不过阿鲁台似乎没有立刻出兵的意思,还扣下了他的使者。”

 

“阿鲁台是个老狐狸,不会轻易蹚这浑水。”朱祁钰松了口气,“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郭将军,你带五千骑兵走北线,沿着克鲁伦河推进,一旦发现别勒古台的踪迹,不用强攻,只需要把他们困在肯特山即可;额尔登,你带三千人护送粮草,跟我和大汗走南线,直接去白鹰城。”

 

郭登有些不解:“陛下,为何不先除掉别勒古台?留着他终究是个隐患。”

 

“现在还不是时候。”阿依娜接过话头,“咱们要是跟别勒古台死拼,弘吉剌部和其他观望的部落说不定会趁机作乱。不如先去白鹰城稳住汗庭,等整合了杜尔伯特部和翁牛特部的兵力,再回头收拾他也不迟。”